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学院是介于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之间的办学形式,既有开展高等教育的共性,又与上述两类大学有差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独立学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作为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其工作水平以及自身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选取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作为范本进行的调查,发现独立学院的辅导员队伍,普遍存在工作任务重、基本素质低、流动性大、动力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独立学院对辅导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较高的工作要求与辅导员自身能力不足的矛盾、没有做好充分调动辅导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工作。这些情况的存在,导致独立学院的辅导员,普遍存在工作压力较大但薪酬不高、前途迷茫等问题,其工作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本文运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管理中的相关激励理论,对独立学院的辅导员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在分析几种激励方式利弊的基础上,提出要用好事业激励、物质激励、情感激励等激励方式。以“稳定基本队伍、提高综合素质、落实公平待遇、保障未来发展”作为改进辅导员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强化管理中的创新意识、提高辅导员在工作中的忠诚度、要关注辅导员自身的事业发展问题、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推行公平竞争机制、要对辅导员提出严格要求、要对辅导员的尊重、信任,善待、授权等。在辅导员管理工作中,建立长期高效的激励体制,并且,加强辅导员相关技能知识的学习培训和交流。辅导员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才有可能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中去,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对学生充满爱心,尊重、信任,善待学生。辅导员工作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大学生未来的成长、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一个优秀的辅导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加强和改善独立学院辅导员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独立学院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改进,努力做好辅导员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