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低共熔点溶剂(DES)制备高性能超电容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类对能源的依赖与化石燃料的燃烧之间的悖论,推动着各种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鉴于这些清洁能源的间歇性,迫切需要开发出高效且环保的能源转换和存储系统。其中,超级电容器因其高功率密度、出众的速率能力、快速的充电/放电、较长的循环寿命等优势,成为科学家们广泛研究的对象。但是,其仍然面临着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即能量密度低。本论文主要通过使用低共熔点溶剂辅助酚醛树脂缩合的方法,制备了以微孔为主的分级多孔碳材料。同时,考察了低共熔点溶剂用量对于碳材料杂原子掺杂量以及孔结构的影响。此外,还制备了一种二元及三元低共熔点溶剂并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解液,不仅实现在宽温区内正常工作而且其能量密度得到显著提高,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将由尿素和Zn Cl2合成的低共熔点溶剂以及酚醛树脂作为原料,经直接碳化过程,合成了纳米分层多孔碳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其最大比表面积可达1414 m~2g–1,且氮(8.09 at.%)和氧(14.77 at.%)含量都很高。此外,还使用理论计算来确定尿素和Zn Cl2之间的最佳摩尔比(1:1)。结果表明,它在6M KOH电解液中提供了较大的比电容(204 F g–1),优异的循环稳定性(96.97%)和出色的能量密度(5.28 Wh kg?1)。为了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我们使用了一种由等质量的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和乙腈组成的电解液,为对称超级电容器配置。结果显示,由于宽电压窗口(3 V),其能量密度高达40.13 Wh kg?1。本文中低共熔点溶剂辅助碳化方法为碳材料的合成开辟了新道路,特别是具有优异孔隙率和功能性的碳材料。2.通过简单热处理氯化胆碱和乙二醇,得到一种二元低共熔点溶剂并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解液。揭示了二元低共熔点溶剂在极端条件下(-40~115°C)的粘度、电导率和电化学性能之间存在的联系。随着温度的升高,电解液的粘度降低,电导率增加。在极端条件下的电容行为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其中,摩尔比为1:2(氯化胆碱:乙二醇)的电解液在115°C下显示362 F g–1的高比电容(能量密度为50.33Wh kg–1),甚至在-40°C时仍可以保持在102 F g–1(能量密度保持在14.13 Wh kg–1)。此外,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理论计算证实了摩尔比为1:2的电解液具有更大的吸附能绝对值,为4.42 e V。目前,由氯化胆碱和乙二醇形成的低共熔点溶剂可以扩展使用到其他装置的电解液中,特别是对于宽温区超级电容器。3.在上述二元低共熔点溶剂的基础上添加第三种有效组分尿素,调节它们之间的摩尔比,我们成功地合成了一种用于宽温区(-40~115°C)超级电容器的三元低共熔点溶剂电解液。值得注意的是,当摩尔比为1:2:1时(氯化胆碱:乙二醇:尿素),该电解液在115°C下不仅表现出突出的传输特性(粘度:3.39 c P;电导率:13.41 m S cm–1),而且还显示出色的电化学性能,其比电容高达317 F g–1(能量密度:74.37 Wh kg–1),并且在10,000次循环后的稳定性接近100%。此外,利用理论计算,得到摩尔比为1:2:1的电解液的总能量最大(24.66 e V),从而证实了其出色的性能。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电解液中确实形成了氢键,这有助于电解液在宽温区内实现正常运行。由该电解液组装成的电池具有点亮灯泡的能力,并能维持亮度50秒。该三元低共熔点溶剂为宽温区超级电容器用电解液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电网为新能源的大规模输送和未来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之一。但目前针对MMC-HVDC电网直流短路故障的保护技术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在故障机理、综合影响因素分析和综合参数优化方面还需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针对MMC-HVDC电网中直流短路故障的
为了满足发展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可充电电池的需求,锂硫电池由于其理论能量密度高、理论比容量高和成本低廉等特点而引起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下一代充电电池最有潜力的候选者之一。由于硫电极自身的绝缘性、反应动力学低、反应过程中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和存在严重的多硫离子穿梭效应等问题,限制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发展。极性过渡金属硒化物对多硫离子具有较强的化学吸附和催化转化能力,对抑制锂硫电池穿梭效应具有显著的优势
随着城市日益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一方面受到地质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因此,在大规模开发城市地下空间之前,必须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适宜性开展评价分析,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滨湖新区是合肥市未来重点的发展区域之一,对于地下空间开发需求旺盛。因此,本文针对合肥市滨湖新区,利用隐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建立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通过分析区内城市
为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发展核电产业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缓解环境污染和保证能源安全的需要。AP1000核电厂采用非能动理念设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近年来,地震频发,核电厂遭遇强震极易产生破坏,然而对核电厂抗震性能的研究还不完整,屏蔽厂房作为保护核电厂安全的重要建筑,对其在地震作用下能否保护核电系统安全的性能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强
生物质资源是地球上分布最为广泛的资源之一,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一方面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有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因此,制备生物质衍生活性炭因结构可控性高,操作简便,转换效率高等优势而广受关注。本文制备了槟榔壳衍生碳基多孔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电容性能的影响。以槟榔壳为前驱体,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在600-900℃活化热解制备出一系列的三维多孔活性炭,探究了活化温度对材料的多孔结构,表面的原子情况,和在
随着风电大规模并网以及“疆电东送”工程的投运,特高压直流输电(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线路的电压等级越来越高,输电容量越来越大,一旦UHVDC线路发生故障,大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将受到严重威胁。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作为交直流电网安全的第二道甚至第三道防线,其可靠性也面临着巨大考验。本文以含风电AC/UHVDC系统及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两者
本论文成功制备了多种锰基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锰氧化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因结晶不稳定、体积膨胀和严重聚集等固有缺陷,使得有些锰氧化物循环寿命短、比电容低、导电性差。因此本论文设计了锰氧化物的形貌和结构,或者将锰氧化物与导电性好的材料(如碳材料)复合从而改善其电化学性能及其循环稳定性。具体实验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用两步水热法快速高效的合成了一种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具有特殊形貌的Mn3O4超级电容
近几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得到飞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优异的光电性能,其光电转换效率从2009年的3.8%,到现在达到了25.5%。钙钛矿器件结构通常由玻璃衬底、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和金属电极组成。而电子传输层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用来传输电子,并防止电子与空穴发生复合。理想的电子传输层需要合理的能级、高电导率和优良的电荷提取能力。较低的加工
锂硫电池(Li-S)作为下一代储能器件,是目前备受瞩目的电池,具有低成本,环保,节省资源和硫的自然丰富等特性。锂硫电池不但具有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同时硫具有超高的理论容量,远远高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目前已有许多工作致力于解决在电池循环过程中造成不良影响的“穿梭效应”,以减少硫的损失并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本工作通过溶胶-凝胶策略成功地制备了氮、银修饰并具有多孔纳米结构的炭气凝胶,所制备的材料呈现了三
阴离子交换膜(AEM)是运行于碱性介质的聚合物基电化学设备的重要组件,在使用时不仅要求其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优异的机械性能,且对其耐碱性和耐氧化稳定性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不含醚键的聚芳基亚烷基型AEM,然后对其微观形貌进行探究,从而通过相结构的构筑及交联固定来进一步提高膜自身的性能。(1)将五联苯单体与哌啶单体通过偶联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突出碱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的聚(五联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