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叶中稀有变型人参皂苷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963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的贵重药材,是云南省最重要的道地药材之一。三七药材传统以干燥根和根茎入药,对于资源副产品三七茎叶,后也开发了“七叶神安片”等中成药,具有镇静安神等功效。在2016年云南省卫生计生委正式批复将三七花、茎叶作为普通地方特色食品原料进行管理,并发布了三七花、茎叶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同意三七茎叶可以作为普通食品的原料开发利用。对于三七茎叶,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20(S)-原人参二醇(PPD)型皂苷以及少量黄酮类化合物,与三七根不同的是几乎不含20(S)-原人参三醇(PPT)型皂苷。近年来,发现了多种天然含量稀少且侧链发生变化的人参皂苷,称之为“稀有变型人参皂苷”,这些侧链发生的变化主要是:C-25或C-24单氧化、C-24和C-25双氧化、侧链环合、重排甚至降碳。本论文综述总结了从三七等人参属植物中发现的新型皂苷,发现稀有变型人参皂苷来源以三七为主,而且来源于三七茎叶中的稀有变型皂苷比三七根中的种类更为丰富,呈现出更多的分子多样性。这些稀有变型人参皂苷同样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抑制肿瘤、抗糖尿病、抗凝血等活性。针对三七叶的化学成分研究,本论文从三七叶提取精制的总皂苷中,通过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结合HPLC和TLC等分析,侧重对稀有变型皂苷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31个化合物,并应用MS、1D-NMR、2D-NMR、IR和UV等波谱技术,确定其化学结构。其中包括4个新化合物Notoginsenoside SL13-16(1*-4*),27个已知化合物Ginsenoside Rd(5)、Gypenoside Ⅸ(6)、Gypenoside ⅩⅦ(7)、Notoginsenoside Fe(8)、Quinquenoside L3(9)、NL-B1(10)、Notoginsenoside ST5(11)、NL-A1(12)、NL-A2(13)、Notoginsenoside E(14)、NL-H1(15)、NL-H2(16)、Ginsenoside Ⅰ(17)、Majoroside F1(18)、NL-G1(19)、NL-C1(20)、NL-C2(21)、Ginsenoiside Ⅲ(22)、Ginsenoside Ⅱ(23)、Ginsenoside F2(24)、Gypenoside ⅫⅠ(25)、20(S)-Ginsenoside Rg3(26)、Majoroside F4(27)、(3β,12β,24S)-12,20,24-trihydroxydammar-25-en-3-yl2-O-β-D-gluc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28)、(3β,12β,24R)-12,20,24-trihydroxydammar-25-en-3-yl2-O-β-D-gluc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29)、Notoginsenoside Lx(30)、Notoginsenoside Ng1(31)。分离得到的多个稀有变型人参皂苷,其主要特征为侧链C-24,25位的双键发生了氧化加成,双键被氧化为羟基甚至过氧化物,而原来的双键则迁移到相邻位置(C-23或C-25位)。从三七叶中分离出丰富的侧链氧化的稀有变型人参皂苷,推测在三七种植栽培的云南地区是属于高海拔强日照气候,强紫外线催化能量转移产生单线态分子氧(1O2)自由基,且叶绿素的铁卟啉又是光敏剂,提出地上部分可能由强紫外线的环境因素,诱发氧化胁迫,使主成分皂苷的双键被氧化,发生侧链结构变化。而这些稀有变型的人参皂苷类成分也有着特殊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为神经保护、抗凝血作用等。所以对获得的主要化合物进行了神经保护活性测试,对比侧链无变化的主要皂苷,侧链发生变化的稀有人参皂苷呈现了更好的神经保护活性。本论文对三七叶中稀有变型皂苷成分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三七皂苷成分的分子多样性,不断发现新化合物及其潜在的生物活性,也有利于三七药材质量安全的保障,对三七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正态分布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分布,在传统的统计研究中,通常假定数据具有对称性。但在医学、金融和社会经济等领域中,存在大量的偏斜数据。为了研究这类问题,统计学者提出了许多具有非对称性的统计模型,其中常见的有基于偏正态分布和偏t分布的模型。但在实际生活与应用中也存在大量偏斜且厚尾的数据,此时正态分布、偏正态分布和偏t分布下的方法或者模型就不再适用于这类数据,因此有必要建立偏Laplace正态分布下的统
本学位论文研究了二维及三维浸没物体激励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源面板方法建立了二维时域中浸没圆柱倾斜激励模型以及三维时域浸没单球和双球激励的数学方程模型,研究了浸没结构体激励的水动力学特征.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建立基于源面板法水下圆柱体倾斜激励的数学模型,在自由面与圆柱体表面布置合适的源点建立边界积分方程,将边界积分方程进行离散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数值模拟浸没圆柱体倾斜激励下圆柱体表面压力与波高的
波浪能的高效开发与利用对解决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和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冲击式空气透平作为振荡水柱波浪能系统重要的中间能量转换装置,其转换效率相对较低,导致振荡水柱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整体发电效率不高。为此本文以冲击式空气透平为研究对象,基于CFD数值方法,研究了在单向稳态流动条件下,不同的叶片厚度、叶片旋转角和叶片入射角对冲击式透平效率和气动性能的影响。同时还研究
空间数据由于信息量丰富、结构特殊、复杂程度高,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不仅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还有着重要的统计学意义。在空间数据的相关分析中,由于Copula函数能描述空间数据的空间相关结构,近年来该方法逐渐被用于空间数据的建模中。本文在Copula理论的基础上,使用形式更为灵活的C-Vine和因子Copula对空间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具体而言,本文工作可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针对空间数据建立了空间
采用经济学的规范研究方法,考察了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和社区居民三者在我国社区体育场地供给中的成本和收益,对我国房地产开发与社区体育场地建设的和谐和冲突进行了理论阐述,对我国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补贴和监督责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针对社区体育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提出我国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社区体育场地有效供给的政策建议:明确政府供给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增加政府财政投入;鼓
保角变换也称共形映射,是复变函数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在电磁理论、光学、流体力学等物理问题的很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应用.数值保角变换计算法在处理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时,具有应用便捷和精度高等显著优势.模拟电荷法是利用位于问题区域外部的点电荷的电势来求解二维Laplace方程的边值问题的近似解的一种算法,该方法得到的近似解对于Dirichlet边值问题精度较高.日本的Amano等数学研究者从上世纪80年代起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作为世界性土传病病原体主要危害茄科、豆科、瓜类以及经济作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尖孢镰刀菌也是三七根腐病的病原菌。尖孢镰刀菌作为病原菌对这些作物的种植产生巨大的影响,经济损失严重。然而对尖孢镰刀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还比较有限,特别是尖孢镰刀菌导致三七根腐病的机理还未见报道。有研究表
类不平衡数据处理是当今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之一。在类不平衡数据分类中,类重叠度、噪声样本、变量维度以及数据共线性等因素都对不平衡学习的性能产生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数据层面和算法层面来处理,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本文引用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来处理类不平衡数据,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研究。一方面,将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的思想引入类不平衡数据中。采用B样条基和Fo
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是我国特有的野生品种,对引起百合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极强的抗性,是培育百合抗病品种及研究百合抗病分子机理的重要种质资源。本研究前期对接种尖孢镰刀菌后的岷江百合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筛选出一个由尖孢镰刀菌诱导表达的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PR)基因,L
超导问题是近百年来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涉及到强耦合的高温超导问题。强耦合的系统一般不好直接处理,而规范引力对偶理论为强耦合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全息S波超导模型、全息P波超导模型以及多个序参量的全息超导模型都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将以我硕士期间的工作为例,详细介绍含有S波序参量和P波序参量的全息S+P超导模型中的超导相变、相变的动力学,还有具体的数值处理办法。在探子极限下,我们研究了空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