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刻帖中王献之书法研究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y239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献之在中国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合称为“二王”,其书法创造了一个时代的魏晋书风,被称为书学史上的经典,他的书法不论是从书体的变革、笔法的发展、章法的突破,还是艺术风格的创新,都对后世学书研究影响深远。唐朝因李世民对书法有“尊羲贬献”的现象,故王献之书法并未像其父王羲之一样书迹多量保存。北宋后,“二王”并举,宋太宗留意翰墨并命大臣刊刻《淳化阁帖》,此后刻帖兴盛,王献之书法便成为宋代丛刻帖载录的重要篇章。唐以来王献之书迹本就稀缺,宋代更是难寻,作为传播媒介的刻帖,成为了书家学习王献之书法的重要来源。此后研究刻帖的历代学者逐渐增多,黄伯思、顾从义、米芾等涌现出大量帖学专家,对帖派书家的产生和发展影响颇深。本文以宋代丛刻帖中王献之的书迹、历代书论和相关历史资料为基本,以汉末魏晋至宋代书法史为环境背景,对王献之刻帖书法在宋代的多元演绎进行多角度剖析。运用文献资料梳理、帖目比对等方式,重点对王献之书法刻帖在宋代的交汇关系考及衍生出对宋代审美观的认识进行研究。文章将分为五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重点叙述该论文探究的意图和旨趣、现当代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宋代书法及宋以前王献之书法传藏概况》,首先,对宋代历史背景予以介绍,以重要书家为纵向脉络,对北宋时期“尚意”书风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南宋时期复古现象做一个简要概述。其次,对宋朝时期的丛刻帖予以概述,介绍以《淳化阁帖》为母本的子嗣刻帖情况,并对部分经典丛刻帖简要叙述。最后,对二王书法的产生和发展简单了解,并说明在宋代以前王献之书法传播和收藏情况;第二章《宋代王献之书法刻帖交汇关系考》,主要以宋代“七帖”为例,结合当前研究成果,对王献之刻帖书法在宋代丛刻帖中帖目收录、录文内容、摹刻质量和审美差异进行比对剖析,旨在对刊刻情况有一系统研究;第三章《从王献之刻帖看宋代书法审美观》,首先,对二王书法帖目在宋代“七帖”载录数量和帖目体例的整理收集比较,看出宋人对魏晋书法的崇尚,尤其是以二王一脉为核心的书法经典体系。其次,通过对王献之书法的收录及宋人对王献之“外拓”笔法等特征的接受情况,看出复古潮流在宋代的兴盛。最后,经过对王献之帖目收录内容和宋人书学理论的探析,论证出宋代的尚意书风;结语部分,在归纳全篇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探讨宋代王献之刻帖书法对当今书法的影响,意在对王献之书法有更系统的认识。
其他文献
亲社会冒险行为兼具亲社会性和冒险性,是一种积极的、为帮助他人而做出的冒险决策行为。已有学者从许多方面考察了亲社会冒险行为的影响因素,但少有研究从生物学视角探讨这种影响,本研究尝试探讨睾酮和亲社会冒险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研究1使用问卷调查法,招募195名被试,通过采集被试的唾液和右手二四指比的信息测定其激素水平,探索睾酮与亲社会冒险行为的关系及奖赏敏感性、认知控制对二者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皮质醇的调
学位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作出深刻阐述,指出必须将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期刊
报纸
陕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地,也是革命圣地,其独特的地貌特征和风俗文化使它成为众多艺术家争相描摹的对象。以油画为例,就涌现出靳之林、钟涵、尚扬、崔国强、王辉、王克举、段正渠等一批描绘陕北风土人情的艺术家。艺术家们紧紧抓住陕北地区特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俗,运用丰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与语言,将中国特色的风土人情融入到风景油画创作实践之中,不仅推动了中国油画本土化、民族化实践道路的发展,也展现了油画的时代
学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实现从“知识为本”向“素养为本”的教学转化,落实立德树人和学科综合育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热点。结合目前各国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发现,项目式学习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项目式学习强调基于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围绕富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问题情境,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
学位
代词解读中的量化词与代词之间的变量约束还未受到学界充足重视,特别是在二语句子加工范畴。现有文献关于二语学习者工作记忆容量对代词变量约束加工的影响目前尚无一致结论。有鉴于此,本文以高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E-prime为研究工具,采用工作记忆容量在线测试与变量约束加工自定步数阅读测试对高中生工作记忆容量对变量约束加工的影响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分别是:1.高中生工作记忆容量对英语变量约束
学位
南北朝画学理论家谢赫,在总结出的最核心的中国古典美术思想“六法”概念中提到“经营位置”即中国画中的构图。一幅作品的构图,凝集着画家的机杼,映现出作者点明绘画主题意图的艺术水平与处理方式。是把取景布局、开合起伏、疏密聚散、大小高低等关系进行和谐恰当的处理。宋代的绘画艺术法度严谨、技术成熟,是绘画艺术辉煌卓越的时代,这时期创造出属于宋朝合乎时代审美的花鸟画作品,并被后人奉为圭臬。通过研究发现,两宋院体
学位
壁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在中国悠久的艺术长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壁画在每个历史时期均有佳作出现,其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发生变化。法海寺壁画就是在明朝高度统一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创造的时代经典。整个壁画气势恢宏,画面精绝,用料名贵,绘制精细,是壁画艺术发展到明朝时期的巅峰之作,是工笔重彩技法用于墙上的典范,是宗教艺术作品的审美殿堂,更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独一无二的宝藏。解读法海寺壁画可以从题材、画
学位
神话故事中宇宙的形成、世界的变化反映着古人对自然世界、人类世界的认知。《古事记》是日本第一部史书,也是日本第一部文学作品,其上卷神代卷中的神话记述尤其具有宝贵的价值。在作品生动有趣,但又严肃深奥的情节中,神话中的各个世界发生着由混沌到清晰、由连接到分裂的变化。这种世界结构的变化缓慢而深刻。历来的中外学者已经从神话学、民俗学、考古学、文学等学科角度出发对《古事记》神话做了详尽的考察,但国内学者更擅长
学位
《百花图卷》是南宋水墨花鸟题材非常具有代表性以及研究意义的手卷作品,虽其作者已难以考证,但《百花图卷》自身所表现出来的技法特点与审美高度依然值得我们深入地论证学习。笔者认为宋人所做《百花图卷》是两宋院体细腻工致、写生传神的绘画技法与写物外神韵的意趣追求之间的一种结合颇为圆融的作品。首先,本论文从传统写生观出发,在明确两宋所谓绘画“写生”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既探讨东西方写生观存在的差异,也分析从古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