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它包含内在生理、外在表情与行为的多种反应模式。这种体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节从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倾向,这种灵活地调节情绪体验成分的可塑性是情绪调节产生的基础(Gross & Thompson,2007)。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得情绪以及对情绪的处理和反应,关系到个体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和自身心理状况等方面的适应能力。之所以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和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特点,是因为青春期是青少年最易引发心理适应问题的发展阶段。由于青少年的特殊属性,包括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社会环境的改变、家长、老师、朋辈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社会压力和社会风险的暴露增多,青少年时期的心理情绪适应能力的发展对于青少年个体在青春期以及之后的成人期的心理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青春期是个体塑造良好心理适应能力的关键时期。本研究以初中生和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对情绪事件的态度和反应方式,了解青少年在中学阶段的情绪和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适应能力指标,研究情绪调节策略与个体心理适应能力的关系。研究一采用体验抽样法(Experience SamplingMethod,ESM)和主观报告法,测查了青少年情绪事件类型、情绪调节策略选择、以及情绪调节的目标与动机导向的发展特点;研究二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纵向追踪研究设计,探讨了情绪调节的不同策略对青少年心理适应能力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发现:(1) 整体来看,青少年在中学阶段的情绪反应遵循了一般的情绪调节规律,即在正性情绪事件中更多采用增强策略,在负性情绪事件中更多采用减弱调节策略。(2) 特别地,与学业相关的情绪事件在中学生的情绪体验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更多与学业相关的负性事件,对于此类事件中学生相对更多采用增强调节的调节方式。同时,青少年更多考虑用实用的目标行为动机指导情绪调节和反应。(3) 针对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发现在正性情绪事件中,采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预测青少年一年后的自尊水平、抑郁水平和焦虑水平。特别地,正性认知重评、认知宣泄和认知沉浸可以预测第二年的自尊水平,正性认知宣泄可以预测第二年的抑郁水平,负性认知沉浸可以预测第二年的焦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