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茶业政策对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展对茶业经济具有推动作用。唐代是我国茶产业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陆羽《茶经》的问世,让后人对唐代茶业的种植、生产、加工、品饮文化等方面有了一个系统的认知。本文通过以唐代茶业发展盛况为线索,以唐代茶产业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特点为研究对象,研究此政策条件下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唐代茶业经济和文化现状,以及相应的茶业政策对当今茶产业的发展的借鉴意义,本研究的相关究结果对于指导现代茶产业发展、政策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唐代茶产业发展具有如下特点:唐代茶叶种类分布逐渐明晰;唐代茶叶加工工艺追求创新;茶叶等级划分标准日渐显现;茶叶产区基本成型。二、唐代茶产业政策形成与发展特点具有如下特点:1)贡茶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各产茶区域的茶业发展,带动了制茶设备和制茶工艺的改进,加速了名优贡茶的形成;2)源自绢马贸易的“茶马交易”制度,建立了中原与西南和塞外游牧民族的联系,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茶叶交易市场,促进了茶业经济的繁荣;3)在贡茶制度和茶马交易等有利制度的刺激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和茶叶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出现了粗茶、散茶、饼茶和末茶等多种茶叶形态。4)茶的生产区域也由西南一带传播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地区、黄河流域等地。5)始于唐朝的榷茶制,一方面促进了茶业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茶叶市场的自由流通,双刃剑的榷茶制是唐代独特的茶业制度;6)私茶法的实施,见证了唐代饮茶习俗普及而带来的茶叶供不应求的社会现象。唐代茶业制度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以贡茶为技术推动力量的生产管理模式极具特色;良好的经营管理模式推动进茶业经济发展。而在这些茶业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唐代的茶叶生产具有其明显特色:个体经营进入大发展时期、寺庙茶园开始出现并成为唐代的茶文化特点、皇家贡茶院的出现带动了民间茶文化的发展。唐代茶业的繁荣发展对其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茶叶商品化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茶业经济的发展、消费群体的拓展与普及促进了民间消费、经营模式的发展促进带动了茶叶的消费市场。政策的发展作用于经济,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的传播,在唐朝茶业政策的影响下,唐朝涌现出了大量的茶人、茶作。陆羽《茶经》开启了茶书著作的新篇章,茶诗词的出现和普及促进了唐代茶文化的传播,茶饮习俗的形成促进了茶文化的社会遍及,茶事活动多样化的形成是唐代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基于唐代茶业政策对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可以为当今茶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茶叶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也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当今茶产业的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扩大区域化发展规模”的发展方式,积极推进茶叶统一市场标准,做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扩大区域化发展规模;其次,茶产业的发展还需做到“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建立健全种质资源库,改进茶叶品种;坚持标准化茶园管理,发挥高新技术植保优势,促进药肥双减计划,提高茶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后,还要积极拓展电子商务平台、保护实体经济,以市场为导向,拓展流通渠道,振兴中华茶业。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方法,提高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管理水平。方法:构建了一套科学、全面、可执行的卫生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于2015和2016
随着市场对位置信息服务需求的加大和国家对北斗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未来基于北斗衍生的位置数据和相关服务将会成几何级数增长,同时围绕位置数据和信息服务的管理环境可能会
<正>设计说明: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文创概念设计选取园区前身为原北京胜利建材水泥库的独特造型,园区独有46座水泥筒仓,园区改造保留老厂区建筑和工业遗迹。在设计该园区文化
首先通过对湛江钢铁煤气精制系统进行介绍,针对焦炉煤气鼓风机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改造方案并对改造方案进行试验,最后进行煤气鼓风机改造。改造后煤气鼓
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模式日臻成熟、国内法制建设环境日趋完善,银行法律事务管理成为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持续稳健发展和创造利润增长必不可缺的关键管理环节。作为一家综合国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双导管碎石清石术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2012-10该院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61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
日前加速推进的上市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解决国有企业股权治理结构中长期存在的弊端带来新的生机,但混改带来的股权结构变化,也将导致上市公司治理迎来新的挑战。如何进一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大棚设施的扶持力度,江苏海门市大棚蔬菜生产发展迅猛,蔬菜栽培品种不断优化,栽培技术逐步完善,茬口布局更科学合理,全市涌现出较多的大棚高效蔬菜栽培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