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严重地阻碍了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因此,灾害管理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灾害管理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灾害管理事业高度重视,在防灾、抗灾、救灾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成为我国优秀思想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管理思想史的视角,综合运用管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和方法,尝试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灾害管理思想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文章从灾害管理思想的相关概念入手,回顾了我国传统救灾思想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建国后灾害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对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灾害管理思想进行评价分析,总结灾害管理思想发展演变的总体脉络,分析其演变特点、演变规律,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划分,结合灾害管理领域重大改革任务与发展思路的变化,本文将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灾害管理思想的探索阶段(1949年—1978年),灾害管理思想的变革阶段(1979年—1992年),灾害管理思想的形成阶段(1993年—2002年),灾害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第一章,着重介绍了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演变研究这一选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并对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进行阐述;界定了管理思想、灾害管理、灾害管理思想的概念,并分析管理思想与管理制度、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的关系;阐明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阶段划分为基础,将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二章,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探源。本章从三个角度对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进行探源。首先,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来源于对中国古代传统救灾思想的继承。天命主义禳弭思想是我国古代救灾思想的原始形态。与天命主义禳弭思想同时,出现了很多能够切实解决灾民实际生活困难的救灾思想,诸如赈济思想、调粟思想、养恤思想、除害思想、安辑思想等,这些思想是天命主义向消极防灾救灾过渡的发展形态。重农固本思想、仓储备荒思想、治水思想、林垦调水思想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救灾思想已逐步走向成熟,完成由消极救灾到主动防灾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古代救灾思想的定型形态。其次,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来源于中国近代救灾思想。在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灾害管理领域也呈现出救灾主体多元化、救灾方式多样化、救灾制度规范化的特点,开始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自身所拥有的救灾物资储备和救灾条件,以自力更生和生产救灾为核心,坚持由单纯救济向积极生产救灾转变的指导思想,为建国后灾害管理制度的形成提供思想借鉴。最后,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来源于对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应用。随着灾害管理对象的日益复杂化,要满足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就要借助科学化、定量化的管理方法。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直接推动了灾害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三章,灾害管理思想的演变。灾害管理思想演变分为四个阶段。灾害管理思想的探索阶段(1949年—1978年)。首先是历史背景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然而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左倾”思潮和“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初步形成。其次是归纳整理本阶段灾害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针对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国情,党和政府对灾害管理工作极为重视,制定了“以防为主、防救结合”、“以救人为第一”、“以工代赈”等救灾指导思想。随着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救灾工作方针也随之发生变化,但生产自救为主、国家救济为辅的指导思想不变。救灾不仅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更关系到新政权的巩固问题,因此突出强调救灾的政治性是这一时期灾害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我国形成了防灾救灾与生产相结合的局面,这说明在建国的头十年,党和政府在强调以生产救灾为中心的救灾工作的同时,认识到了防、救结合的重要性。再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防灾救灾都有相关的论述,本文对毛泽东、周恩来、谢觉哉的灾害管理思想进行了分析。案例分析部分,通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抗震救灾管理实践,分析计划经济体制下灾害管理思想。1949—1976年我国灾害管理思想以生产救灾为中心,强调自力更生。中央政府是救灾的唯一责任主体,同时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条件下,抗震救灾模式凸显“政治挂帅”。灾害管理思想的变革阶段(1979年—1992年)。首先,是历史背景分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上下、各行各业掀起了改革的热潮。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农民生活得到改善,群众灾后自救和互救能力大大提升。与此同时,财政体制改革导致灾害管理体制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救灾管理改革势在必行。这一时期,为响应联合国的号召,我国成立了“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开展减灾管理活动。其次,归纳整理本时期灾害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对自然灾害管理的认识回归科学,这一时期的灾害管理思想主要包括:救灾经费包干的思想、变无偿救济为部分有偿扶持相结合的思想、救灾与扶贫结合的思想、救灾与保险相结合的思想、救灾款管理确立专款专用原则、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思想、坚持一手抓减灾一手抓经济建设的思想。再次,对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灾害管理思想进行分析。通过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沧源地震的救灾案例,分析探索时期的灾害管理思想在具体灾害管理实践中的运用。最后对本时期的管理思想进行评价。1979年-1992年的灾害管理变革是在复杂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推进的,采取渐进改革的方式与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接受救灾国际援助问题上仍然受到“左”的思想桎梏。此外,综合减灾理念在学术界的提出,引发灾害管理领域学术研究的热潮。灾害管理思想的形成阶段(1993年—2002年)。首先,对历史背景进行分析。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动纲领和基本指导方针,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面对新形势,救灾管理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其次,归纳整理这一阶段灾害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分级管理思想的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自然灾害管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再次,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灾害管理思想进行分析,通过1998年抗洪救灾的管理实践反映这一阶段的灾害管理思想。最后,分析评价这一阶段的灾害管理思想。1993—2002年,分级管理思想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提高了灾害管理的水平。灾害管理理念从抗灾救灾为主转向了减灾防灾为主。灾害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随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提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和应急体系建设成为这一时期灾害管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本节通过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分析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思想,通过现有灾害管理体系的建设分析国家应急体系建设思想。案例分析部分,选取了2003年“非典”与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灾管理实践,分析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的灾害管理思想对管理实践的指导。2003年—至今,灾害管理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同时强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整体性要求。第四章,中外灾害管理思想比较研究。一是比较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的灾害管理制度。从灾害管理法制化程度、灾害管理系统组织结构、救灾应急机制、灾后救助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比较,分析三个国家灾害管理制度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二是对中共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灾害管理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找到共性和差异性,得出灾害管理思想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各自的发展和创新的结论。第五章,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发展的总体考察。本章归纳整理了灾害管理思想发展演变的总体脉络;分析灾害管理思想发展演变的特点,灾害管理理念从抗灾救灾为主转向减灾防灾为主;灾害管理目标从减少经济损失转向以人为本;救灾责任从中央政府包揽一切转向中央和地方分级负责、分级管理;救助主体从单一向社会化方向转变;从事后救济转向全方位救助;从依靠经验管理转向预案与应急行动相结合的系统管理;信息管理从封闭转向全方位透明。文章总结了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的演变规律,即灾害管理思想的演变受经济制度和文化因素的影响;灾害管理思想经历了从保守到开放和从分散到系统的演变过程;灾害管理思想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和发展;灾害管理思想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灾害管理思想的物质基础是综合国力的提升。未来灾害管理思想将更加注重科学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国际领域的开放与合作、社会化全方位的救助,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第六章,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对整篇博士论文进行总体描述,明确了本文主要结论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划分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发展演变的四个历史阶段,提出四阶段理论。灾害管理思想的探索阶段(1949—1978年)、灾害管理思想的变革阶段(1979—1992年)、灾害管理思想的形成阶段(1993—2002年)、灾害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2003—至今),并分析评价不同阶段灾害的管理思想及主要特征。二是比较研究建国后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灾害管理思想。本选题尝试对中央四代领导集体的管理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共性和差异性,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就笔者所见资料,尚未发现类似的相关论文及著作。三是通过对灾害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梳理,总结归纳了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的演变发展规律,并据此分析了管理思想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