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元素是大部分发光材料中,最为常见的掺杂材料,常常用来作为荧光激活剂。这类元素不仅具有丰富的电子能级,还具有未满4f电子层结构,存在多个亚稳态,因此在氧化物中掺杂稀土离子,不仅可以利用稀土离子的f-d或f-f的轨道跃迁,还可以利用氧化物(如氧化锌,氧化钇)的独特的光电性能,从而实现对材料器件光电性能的补充。其中由于Eu3+在稀土元素中,本身的发射带窄,易发光等特性而被研究者一直关注。目前为止,对于稀土离子掺杂氧化物材料的探究,主要集中在掺杂方式,掺杂浓度,退火温度等方面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文先用脉冲激光的方法制备了不同衬底上ZnO:Eu3+薄膜,之后用溶液凝胶法制备的相同掺杂浓度的ZnO:Eu3+的颗粒样品,最后制成胶体并在旋涂机上旋涂成膜;最后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Y2O3:Eu3+颗粒样品,并分析了其发光性能。以下是研究的的具体内容和结果:1.本文使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LD)分别以二氧化硅衬底和蓝宝石衬底为基底制备了 ZnO:Eu3+的样品薄膜;并分别对样品和退火后的样品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光致荧光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的测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发光性能、表面结构进行了研;通过激光脉冲,轰击掺杂的氧化锌(Eu:ZnO)靶材,调整相应的工艺参数,得到相究应的Eu:ZnO薄膜样品,对所得样品和退火后的样品进行分析测试,X射线结果表明(XRD)样品C轴择优取向生长,并且观测不到其他杂相;光致荧光发光谱中观察到Eu3+红色发光带。并对比研究了不同衬底经退火后对样品的质量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发现以蓝宝石为衬底生长的薄膜质量要好于以二氧化硅为衬底生长的薄膜质量。之后用溶液凝胶的方法制备了掺杂浓度相同的ZnO:Eu3+的颗粒样本,并和PLD所制得的样品进行比较,发现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所制备的样品发光要好于用溶液凝胶方法制备得到的样品。2.用高温固相法分别在800℃和1000℃分别制备了Y2O3:Eu3+颗粒样品;通过XRD分析,样品的各个衍射峰与标准图谱的衍射峰基本一致,说明的所取得的样品生长良好;在光致荧光发射谱中发现样品中Eu3+的特征激发峰,说明Eu3+已经掺入到Y203中;经过FE-SEM的测试,可以看见样品为锯齿状带有球形颗粒的形貌,且具有一定的团聚现象;经过对两组样品的分析,表明1000℃下生长的样品要稍微好于800℃下生长的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