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然而成绩的后面也有隐忧,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资源消耗的巨大、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等对我国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以后必须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即我国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要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上述的发展目标具有全局性和持续性,该发展战略的实现需要全国各界的共同行动。该发展战略要求的机制不可能自发实现,也不可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而更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参与。除了需要政府行为、政府规划、法制约束外,更重要的还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财政政策是一国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依据宏观经济规律而选择确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具体包括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和国债政策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总体而言,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通过构建和求解汉密尔顿动态优化模型,分别基于分散竞争均衡模型与社会最优均衡模型,针对财政预算支出的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弹性、环境改善效应,进行了模型解的数字校正,分析了财政预算支出对于经济增长、自然资源消耗、环境质量的影响机理。得到结论如下:①最优均衡状态下,财政预算支出的规模对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环境改善没有显著的影响。②最优均衡状态下,随着财政预算支出的外部经济效应弹性加大,经济增长率上升,资源消耗率实现负值增长,并以微弱的趋势加速,环境逐步改善。③最优均衡状态下,随着财政预算支出环境改善效应的提升,经济稳步增长、资源消耗下降、环境质量改善。第二,本文探讨了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论文首先分别从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两个角度探讨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和机制。然后,通过建立、估计和检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出总量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进一步从财政支出结构角度实证研究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生产性的财政支出项目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非生产性的财政支出项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②财政支出结构对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教育支出和科技支出对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向的且非常显著,但对各个区域的影响并不相同。对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拉动作用较大而对西部地区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小。最后,提出了合理确定财政支出总量规模以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建议。第三,本文探讨了财政支出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论文首先从对能源需求、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分析财政政策对能源消费影响机理。然后利用单位根、协整理论实证研究了财政支出对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和能源消耗在长期中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财政支出和物价水平变化对我国的能源消耗有抑制作用,而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为正。进一步利用非线性的平滑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和能源利用效率之间具有非线性效应和不对称特征,当财政支出金额低于阈值水平时,财政支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较小;而当财政支出金额高于阈值水平时,财政支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较大。最后提出了我国当前降低能源消耗总量、提高能源效率的一些政策建议。第四,本文探讨了财政支出对于环境保护的影响。论文首先从公共品的视角上分析了公共财政支持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然后利用单位根、协整理论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对于环境保护的长期影响和短期调整关系,发现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三种污染排放物和GDP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即随着经济增长污染排放物将增加;污染排放物和财政支出金额则呈反向变化关系,即投入的环境保护资金越多,污染排放物越少。而后探讨了我国环境保护中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对其存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完善我国环境保护公共财政政策的总体思路与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