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卒中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致残原因,并且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给社会及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负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80%。约80%缺血性卒中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常见原因为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本研究主要探讨单侧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代偿途径,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和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两组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病人入院时神经系统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并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经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确诊的所有单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内动脉闭塞组定义为颈内动脉颅内段未显影。患者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同时未显影归为颈内动脉闭塞组。大脑中动脉闭塞定义为大脑中动脉M1段及远端血管未显影。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或再次发病,但以往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其中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组64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组71例。对两组病人平均年龄,侧支循环建立的类型及开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另外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病人入院时神经缺损情况进行评估,对两组病人平均NIHSS评分进行对比。最后,根据评分水平将这两组病人分别分为0~1分组,2~4分组,5~15分组,16~20分组,20分以上组,并对两组病人在不同分组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入选的两组患者中,其中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组患者的平均年龄:57.22±10.28岁,而大脑中动脉闭塞组患者平均年龄:53.45±10.30岁,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后三级侧支循环均可建立,其中前交通开放40例(62.50%),后交通开放32例(50.00%),发现眼动脉代偿12例(18.75%),软脑膜动脉代偿23例(35.93%),异常毛细血管形成5例(7.81%),侧支间代偿3例(4.68%)。而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代偿主要为二级、三级侧支循环,其中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间软脑膜吻合支代偿47例(66.19%),大脑后动脉与大脑中动脉软脑膜吻合支代偿36例(50.11%),异常毛细血管形成12例(16.90%)。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平均为5.38±7.00,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平均为6.54±6.02,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根据NHISS评分水平等级将两组病例进行分组统计,其中0~1分组中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组有27例,占本组病例42.19%;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组有17例,占本组病例23.94%。2~4分组中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组14例,占本组病例21.88%;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组有16例,占本组病例22.54%。5~15分组中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组15例,占本组病例23.44%;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组有29例,占本组病例40.85%。16~20分组中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组1例,占本组病例1.56%;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组8例,占本组病例11.27%。20分以上分组中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组7例,占本组病例10.94%;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组1例,占本组病例1.41%。经过统计学分析,以上分组中2~4分组无显著差异,其余各分组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研究中发现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相对于单侧颈内动脉闭塞事件,年轻人更容易发生,但未发现相关文献报道,还需要今后加大研究样本数量,进一步明确。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后代偿途径较多,可建立三级侧支循环,尤其是颈内动脉急性闭塞后前、后交通可迅速开放,使双侧颈内动脉系统及单侧前、后循环血流贯通,有效改善闭塞血管远段血流,有效减少缺血事件发生。当前、后交通动脉代偿不足时,眼动脉可出现逆向入颅,从而改善颅内供血,其次软脑膜间的吻合支、异常毛细血管网的建立也可改善其闭塞后缺血,减轻临床症状。而大脑中动脉闭塞后由于解剖学原因,代偿途径相对较少,主要为软脑膜吻合支、异常毛细血管网,代偿血管力量薄弱。当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时不能得到一级侧支循环的代偿供血,而二级、三级侧支循环的建立又需要时间,可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形成,危及患者生命。慢性闭塞中,极其容易出现低灌注梗死形成,如果机体出现应激情况,可引起严重神经功能缺损。本研究显示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相对于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更容易出现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症状相对较重。早期对大脑中动脉高度狭窄病人进行侧支循环评估,并且进行有效干预性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