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1ECM1)是在鼠的成骨基质细胞系MN7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分泌性糖蛋白,其末端是由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研究发现ECM1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形成的作用,随着对ECM1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结果显示ECM1的表达异常变化存在于很多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ECM1利用不同的结构域与细胞外基质中多种物质结合,在多种肿瘤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乳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等实体肿瘤均有报道。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进展期或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差。如何控制胃癌转移是当今胃癌治疗研究的热点。尽管目前已有不少关于胃癌发生及转移机制的研究,但其机制尚不清晰,进一步阐明胃癌发生、发展及侵袭的过程将有助于发现新的胃癌治疗措施,可望提高胃癌综合治疗水平。本研究旨在探讨ECM1在胃癌旁组织、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及远处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分析ECM1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及侵袭中的可能作用。通过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通过自身配对,分析ECM1在胃癌原发灶,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的表达变化与肿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而探讨ECM1表达在胃癌的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间在恩泽医疗集团台州医院肿瘤外科所收治的胃癌患者354例,其中30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在手术病例中,共筛选具有完整病历资料并且伴有远处转移标本40例(包括远处转移及腹腔种植转移),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40例患者的胃癌原发灶标本进行切片和HE染色,评估原发灶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包括肿瘤大体分型、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并对所有病例的癌旁、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以及远处转移灶的标本进行组织切片,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CM1在胃癌患者癌旁灶、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以及远处转移灶中的表达,以了解ECM1在胃癌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过程中表达的差异,并分析ECM1在肿瘤原发灶的表达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通过自身配对,分析ECM1△1(ECM1在癌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的差值)和ECM1△2(ECM1在癌灶和远处转移灶的差值)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了解ECM1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联。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通过配对,进行生存分析,分析ECM1△1和ECM1△2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联,进而探讨ECM1表达在胃癌的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实验中ECM1在胃癌旁、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及远处转移灶中表达差异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在不同病理特征的胃癌原发灶中的ECM1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结果:(1)ECM1表达特点:ECM1在细胞的胞浆中表达,在细胞核中不表达。(2)ECM1在胃癌原发灶、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性灶、远处转移灶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17.5%、55.0%、82.5%。原发灶的表达与癌旁的表达,原发灶的表达与转移性淋巴结的表达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灶的表达与原发灶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胃癌原发灶中ECM1的表达在不同的大体分型、癌灶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不同的淋巴结分期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4)ECM1△1在不同的大体分型、癌灶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不同的淋巴结分期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5)ECM1△2在不同的大体分型、癌灶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不同的淋巴结分期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6) ECM1△1>0组与ECM1△1≤0组在生存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ECM1△2>0组与ECM1△2≤0组在生存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8)在生存时间上,进行多元回归,年龄,性别,癌灶大小,癌灶组织学类型,癌灶位置,癌灶分化程度,淋巴结分期,ECM1△1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M1△2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ECM1表达在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中存在差异表达,提示ECM1与胃癌转移相关。ECM1△2与患者的预后相关,是胃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预示ECM1△2有可能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