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3.0 Tesla超导型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分析30例正常肝脏及133例肝脏占位性病变。其中良性占位性病变包括肝囊肿40例,肝血管瘤35例;恶性占位性病变包括原发性肝癌35例,肝转移瘤23例,进行肝脏DWI,分析各种病灶的扩散成像特点及测量各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计算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肝组织ADC值比值。结果: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在DWI上大多表现混杂信号,实质部分为高信号,坏死囊变部分为低信号,边界清楚,随着b值的增加病灶信号稍有下降;肝囊肿在DWI上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随着b值的增加病灶信号明显下降甚至消失;肝血管瘤病灶在DWI表现为均匀不等或稍高信号,随着b值的增加病灶信号强度下降介于肝癌与肝囊肿之间。ADC图上的信号表现与DWI图相反。肝脏的DWI信号强度与ADC值负相关。在b=400s/mm2的DWI图像中,正常肝脏的ADC值为(1.19±0.23)×10-3mm2/s,肝囊肿、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的ADC值分别为(2.89±0.30)×10-3、(2.45±0.24)×10-3、(1.89±0.38)×10-3、(1.95±0.20)×10-3mm2/s,经统计学处理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组间AD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t=14.730,P<0.01),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ADC分界值为2.15×10-3mm2/s,灵敏度为96.55%,特异度为98.67%,准确度为97.74%。随着b值的增大,病灶ADC值下降,不同病变其ADC下降的程度也不同;b值越大,图像质量越差。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8,P=1.3760),原发性肝癌/肝组织ADC值比值均值是0.89±0.20,肝转移瘤/肝组织ADC值比值均值是1.41±0.35,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t=7.199,P<0.05)。结论:分析DWI图像、ADC值及其变化规律,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有利于肝脏占位性病灶的显示,有助于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可作为肝脏MRI检查的常规序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