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确保了经济效率,因而我们不需要很多的政府理论,已经有的关于制度变迁的研究中也较少有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进行深刻分析的.但是,如果不考虑政府的作用,那么从一个政府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平衡过渡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如果先验地否定政府的作用,这种转变只能源于政府的"对立面"--反政府的政治革命,并在其后开始一个市场的自发发育、成长的过程.但我们中国的改革实践却提供了丰富而且有力的反例.在理论和现实之间,我们拥护后者,因此有理由相信,正统经济学(包括已有的制度变迁理论)存在着某种缺陷.在该文研究的主题之内,我们指出,正统经济学和制度变迁理论的这种缺陷集中表现为对政府作为制度创新主体的角色的忽视,而其根源则在于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的效率缺乏信心.随着放权让利改革战略和财政分灶吃饭体制的推行,中国地方政府具有了独立的行为目标和行为能力;在中国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主要的制度创新主体之一;中国的政府体系已经具有充分的竞争性,地方政府竞争是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创新的效率改善的源泉;正是地方政府竞争导致了改革中政府退出的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