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rui1986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易》是我国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巨著,《四库提要》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历代研究《易》者,从孔子晚而读《易》,韦编三绝始。医易研究始于唐代,一度成为易学界、中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周易》作为我国一部最古老的典籍,对中医学形成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是否与中医学存在必然的学术渊源关系?是否决定了中医学的形成发展?纵观医易研究、《周易》与《内经》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不可否认不少研究仍处于无根据的猜想、想当然的拔高和贬低、低层面的重复研究之中,对深层面的理论本质、学术渊源、思维方式等研究还远远不够。前贤对中医学典籍之《内经》与《周易》的研究亦不少,但多持一端,即缺乏系统性研究。本课题通过对《周易》历史地位,《周易》与《内经》之文献记载、哲学观,以及思维模式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明晰了《周易》与《内经》学术思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文献记载不能支撑《内经》与《周易》的直接渊源关系《易经》是殷周时期的作品,成书不晚于西周中期,《易传》成书于战国中晚期。而传世本《内经》是战国至两汉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生产、生活经验、医疗实践及哲学、自然科学综合的结晶,因其成书上限不超于西汉中晚期,下限不晚于汉成帝河平三年。故单从时间上推断《周易》或可对《内经》学术思想的形成具有影响。但查考《内经》引用古代文献书籍多达21种,涉及古代天象学、古代哲学和上古医学等三类,却未见对《易经》和《易传》书名的直接标引。《内经》除《素问·天元纪大论》、《灵枢·九宫八风》等篇中的部分内容与《易传》中的部分内容相似外,其它篇章未见对《易经》卦象、卦辞、爻辞等的直接引用。但鉴于《天元纪大论》乃属《素问》七篇大论之一,为唐王冰所补;《九宫八风》亦在《内经》众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故以此不能断言《内经》与《周易》之必然的学术渊源关系。《易经》和《易传》确实散在记载了一些古代医药知识,如对疾病和药物的记载。但因《易经》书简文古和当时水平所限,其有关医学思想的论述只是偶然涉及,不成系统;而《易传》虽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于一体,但毕竟不是医书,与《内经》所论及的范畴具有较大区别。而先秦其它古文献,如《诗经》、《山海经》、《周礼》等篇章中亦有大量有关古代医药知识的记载,较《周易》更为丰富。2、《周易》在《内经》学术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尚未确立其学术地位《周易》虽被后世尊为群经之首,但《周易》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地位肯定有所不同,这直接决定了《易》对其它领域的影响。先秦《周易》仅以其“占筮”之用而于民间流传,未被列入儒家“经”之行列,当时读书人要学的是《诗》《书》《礼》《乐》,“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简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劝学篇》)。及始皇焚书时,因《易》为筮卜之书而幸免,足见《易》的学术较低、其政治影响甚微。真正把《易》奉为“众经之首,大道之原”的是在汉代,西汉将《易》凌驾于《诗》《书》《礼》《乐》《春秋》之上,成为“六经之首”。此后,《周易》便作为融儒、道为一体的学问,对中国的哲学、政治、文化、科技等诸领域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在《内经》学术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或关键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因《易》尚未确立其学术地位,故当时《易》不可能对包括医学在内的其他诸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汉之后,《周易》之所以对诸领域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究其实质,是因为汉儒借《易》文字古奥的便利,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并为统治者所利用。3、《内经》借“易理”、诸子之学阐释生命科学《周易》虽被后人尊为先秦哲学之集大成,但《周易》毕竟只是《内经》成书之前古代哲学的一部分,从“易经时代”到“内经时代”,正逢“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之学术繁荣时期,古代哲学也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作为先秦各时期占统治地位学术流派,其哲学思想必然会对《内经》学术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如《老子》、《庄子》、《管子》、《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著作中某些至深至理的观点对《内经》学说思想的形成皆有一定的影响,给予了《内经》理论依据。如《内经》之“阴阳五行学说”实是《易》之“阴阳观”与《尚书》之“五行观”经管子、邹衍、董仲舒等融合而形成的“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具体应用,即《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儒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在传统医学中的延伸,其源不止于《周易》。《内经》之“精气学说”既保留了哲学的印记,还赋予了丰富的医学内涵,并成为中医理论中相当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考其源流亦是建立在《易传》之“精气为物”和《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内业》等篇论述的“精气学说”的基础之上。《内经》在完善其医学体系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运用了诸子之学,如以儒家之“治国”类比“治医”、取儒家之“中庸”思想,阐释阴阳、五行、气血、脏腑、经络等相关医学理论。4、《内经》之思维模式为古代认识世界所常用,非《易》独有“象思维”是古人认识世界所采用的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征之一。“象思维”是《易经》的基本思维模式。《内经》为探索生命规律,应用象数思维方式,以象寓意,观象明理,进而对象进行分类,按象的类和属性推理,以求认识未知事物,从而形成了藏象、经络象、六淫象、脉象、色象、疾病证候象等等中医的象理论。“象数”是《周易》认识纷繁世界的门径和演绎其学理的工具,《内经》中也强调象数,并借用“象数”建构医学理论体系。《易经》本身没有明显地反映出“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只是在其卦象爻辞中体现了以自然现象预测吉凶、比附人事的具体事例;《系辞》、《文言》、《序传》等应用“天人合一”、“三才思维”认识世界。“三才思维”是《周易》的整体系统宇宙观,是《周易》“天人合一”整体思维的精湛表述。《内经》以“天人相应”的整体思维为特征,以天、地、人为认识宇宙万物发展过程,从而使中医基础理论更加明了、客观。作为古代哲学之“集”,《周易》之象数思维、天人合一整体思维必定是当时认识世界最主要的思维模式,亦非《易》独有。《内经》只不过是借用了当时盛行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模式,如象数思维、整体思维,并结合古代解剖知识等构建了医学理论体系。综上所述,《周易》所蕴涵的哲理,在《内经》学术思想形成重要阶段——春秋战国时代不占主要地位或统治地位,《周易》对《内经》的影响不可能占至关重要的地位。《周易》在《内经》学术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一定作用,但为非主导性作用,即《内经》与《周易》无必然的学术渊源关系。《周易》与《内经》之间的关系更大程度的反映在个别哲学观点、基本思维模式等的相同,如《周易》之“阴阳观”、“天人合一”整体思维、“象思维”等。《内经》成书之前的其它著作,如《国语》、《左传》、《尚书》、《老子》、《庄子》、《管子》等对《内经》学术思想的形成亦具有重要作用。认为《易》无所不容、“医源于易”是西汉之后易学家为弘扬、发展易学而作的论断,是后世借《易经》之卦辞的晦涩含糊来阐述自己观点的体现。
其他文献
评“汾酒试点”乳酸菌的测定周恒刚北京市右安门大街轻工业部宿舍15门132号(100054)关键词汾酒,乳酸菌,白酒生产,大曲清香白酒生产上乳酸菌有着重要作用,在很早就意识到了。例如沈怡方同志 ̄[1]卓有
一、研究目的探讨滋阴清肝消痤方配合耳穴在治疗女性痤疮中是否优于单用中药滋阴清肝消痤方治疗的疗效,为临床上联合用药、针药结合治疗女性痤疮提供临床依据。现代医学认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就是管理文化,大到整个社会,小到一个班级、家庭,规诫、训示总是以其精练、哲美的语言来实现思想凝聚、关系和谐、性情陶冶、价值引导
期刊
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不但能为学校行政人员、家长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且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发挥着重大作用。目前,教师评价已成为美国教育行政管理的重
随着分布式电源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VSC)的直流配电网具有接入灵活、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等优点。在详细分析了VSC稳态潮流模型的基础上,计及直流配电网
总结气道管理策略在23例肺移植术后预防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中的应用经验。根据病人术后转入ICU时的移植肺水肿液量、氧合指数、尿量及床边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等因素进行综合
文学经典总是难以摆脱被改编为其它艺术形式的命运。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也是最早走向世界的中国现代小说,《阿Q正传》注定为改编者所青睐。从《阿Q正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中医红外影像辅助中医辨证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分析一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红外影像特点,辅助中医诊断。结果:根据红外影像辅助中医诊断得出的病机,符合
配电网的无功补偿优化是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提高电压稳定性和减少网损的重要方法。以配电网网损费用和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投资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通过最大、一般和最小3
论文基于苏州市高新区东渚镇的调研数据,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实证分析失地农民雇佣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再就业培训、家庭非农劳动收入等对失地农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