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不但受到中国人的欢迎,还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喜爱。《西游记》趣味性十足,其故事背后还反映了中国古代深厚的文化、社会、历史背景,并蕴藏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可以说《西游记》在历史、文学、佛教等方面充满了价值。目前《西游记》在泰国的流传非常广泛,从曼谷王朝拉玛五世时期至今陆续被译成了不少版本。最早的泰译本于1898年由乃鼎翻译。该译本是目前最完整的泰译本。通过对比《西游记》原作与乃鼎泰译本,发现该译本中有不少删减、简述、缩减等翻译现象,这些现象即黄忠廉教授所提出的所谓“变译理论”中的“七种变通手段”。本文以变译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比分析《西游记》中泰两个版本,透视译者在翻译中如何使用调整、删减、改变等翻译方法,并简单探讨译者采用变通手段的可能因素,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范围。第二章介绍变译理论的核心概念,着重点放在这一概念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七种变通手段,即增、减、编、述、缩、并、改;二、全译与变译的主要区别,即保留原作内容与形式的完整性程度。第三章介绍泰国《西游记》研究及流传,目前所收集到针对《西游记》泰译研究的学术论文共有三篇。《西游记》在泰国的流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谢玉冰博士曾经收集整理的1989年以前的《西游记》泰译;第二个阶段是在此以后出版的《西游记》泰译。据查找,二十一世纪以前的译本种类共有三种,即书籍、期刊和连环画,二十世纪末以后,连环画版本增多,而且书籍的版本都是以二十世一纪以前的版本为蓝本进行重新出版。本章最后将详细介绍乃鼎译本的流传。第四章对比研究《西游记》拉玛五世时代乃鼎译本与原作,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分析。宏观层面上泰译本只出现“编”、“减”、“增”三个变通手段;在微观层面没有出现“编”的变通手段,而出现其他六个变通手段,即“减”、“缩”、“增”、“改”、“并”和“述”。大多数被删减、缩减、简述、合并的内容是原本中重复的部分,译者采用些变通手段使内容更加紧凑,但是也会使目的语读者欣赏不到原文中的巧妙韵文、内涵或者其他小细节。至于译者采用“增”和“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目的语读者能接受翻译的内容,使译文更加符合泰国人的社会、习惯、文化等。第五章研究结论及小结。本章首先对译者所采用的变通手段做出总结,分析译者采用这些变通手段可能受到宗教、文化、习俗、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得出译者采用“七种变通手段”都是为了迎合读者的特殊需求,使译文具有可接受性和可读性的结论。通过对比研究,笔者发现乃鼎的翻译策略对翻译中国古代小说或者蕴涵中国文化的书籍等方面具有借鉴作用,同时为黄忠廉教授所提出的变译现象及其意义提供了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