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闭症儿童由于在社会交往和沟通方面本质上的缺陷,会经常在课堂上表现出扰乱行为。扰乱行为不仅干扰了自闭症儿童的学习,而且不利于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功能性行为评估的观点认为,课堂扰乱行为的功能主要是表达、社会交往及沟通方面的功能,如果能用良好的行为来替代不恰当的行为,问题行为的发生将会减少。录像示范法是一种通过用录像把行为表现出来从而展现所期待的行为的技术,基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属于行为干预领域中示范模仿疗法的一种。本研究以行为功能性评估结果为基础,采用录像示范法对自闭症儿童的课堂扰乱行为进行干预,以探索录像示范法用于自闭症儿童扰乱行为干预的可行性。本研究以四名辅读学校自闭症儿童为对象,分别对他们的课堂扰乱行为进行了功能性行为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为基础确定了各问题行为的替代行为,将自闭症儿童需要学习的良好行为拍成录像,通过每周播放示范录像并配合强化干预的方式对自闭症儿童的课堂扰乱行为进行干预,以了解录像示范法用于自闭症儿童扰乱行为的可行性,以及不同功能行为的干预效果。并通过每周自我示范录像和他人示范录像交替播放的方法,探讨了自我录像示范和他人录像示范这两种不同的录像示范干预范式对自闭症儿童扰乱行为的不同效果。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被试自身能力特点对录像示范法对自闭症儿童扰乱行为干预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对四名自闭症儿童的严重课堂扰乱行为进行了功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问题行为的替代行为,通过录像示范法对他们的课堂扰乱行为进行干预,结果显示三名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录像示范法对于以感觉刺激为功能的问题行为比对以正强化为功能的问题行为干预效果更好;3.自我录像示范的干预效果优于他人录像示范的干预效果;4.录像示范的形式、行为的功能、儿童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模仿能力、儿童对录像的关注程度影响问题行为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