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钙离子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离子,胃肠道、骨骼组织、肾脏为调节钙平衡的重要器官,共同维持着钙、磷代谢及骨代谢的平衡。肾脏是1,25-(OH)2D3的主要形成部位,又是PTH的靶器官和代谢器官,其对维持钙磷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体内有强大的保留和维持细胞外液中钙浓度的机制。当膳食钙严重缺乏或机体发生钙异常丢失时,骨骼钙可以转化为血钙,以保持血钙的稳定。当各种病因破坏肾脏组织正常结构和功能后,矿物质代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肾功能持续降低时,会出现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继而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并被认为是导致一系列内分泌激素紊乱从而发生骨病的重要生化基础。慢性肾脏病与钙磷代谢紊乱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终末期患者肾性骨病的发生率为90%-100%。 当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的治疗主要是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补钙、低蛋白低磷饮食、充分透析。传统观念认为慢性肾衰患者的食谱中不包括大豆及大豆类制品,主要考虑其含较多的非必需氨基酸,为避免进一步造成氨基酸代谢紊乱和血中氮质潴留,动物蛋白作为优质蛋白推荐在慢性肾衰患者中广泛应用。大部分有关慢性肾衰饮食护理方面的文献也主张这一观点。但研究发现,终末期肾病患者对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的依从性低于24%。 近年,大量研究显示,低大豆蛋白饮食可能减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