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我国的学校教育改革正兴起一条以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的教育思潮,走内涵式发展的办学道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可以说,创建特色学校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改变了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千校一貌”“万人一面”的局面。而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需要走一条内涵式发展,依靠学校实行自觉、自主的改革、挖掘学校自身所具有潜在的发展优势,合理而又充分地利用和开发学校现有的资源并最终形成特色学校。特色学校需要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系统的、整体性的科学规划和设计,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发展的教育环境,实现学生的特色化发展,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整体性办学风格与学校个性。特色学校具有独特性、优质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特征。特色学校的创建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而创建特色学校又有利于增强我国的优质教育。一方面,特色学校的创建能在国家有限的教育投入下为我国增加更多的优质化教育资源,以满足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特色学校所提供的优质教育不仅表现在教学质量、教育效果等方面的“优”,还能提供“特”,也就是富有个性化的教育来满足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的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与潜能的需要,使得在某些方面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学校去读书。本文通过对中山市S学校历经十年的特色学校创建历程的个案研究分析,凸显理论研究与实证相结合,以学校创建特色的历程为出发点,从纵向结构中深入总结分析S学校创建特色的主要发展阶段,取得的成效并对S学校创建特色学校进行成效分析。针对S学校特色学校十年创建的实践历程,反思从特色学校的认识到建设特色学校的实践定位?如何获取社会效益?如何评估与推广。将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分析,学校外部因素和条件的研究协调起来,使学校外部发展与内部发展相互联系起来,对特色学校的设计与营建(校内)、争创社会效益(校外)和评估与推广(内外联系)三个方面做更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