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对喷雾冷却传热能力影响的实验及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bage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性能、高集成电子器件的大量使用,高功率密度所导致的热量堆积已成为制约电子、激光等系统发展的瓶颈。喷雾冷却作为具有独特优势的新型散热技术,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均匀散热。针对纳米流体喷雾冷却传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对作为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对喷雾冷却传热强化研究的基础上,对表面活性剂的传热强化机理及强化效果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纳米流体在作为冷却工质时,为了防止纳米颗粒聚集沉淀,往往会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来保证纳米流体的稳定性。针对现有纳米流体喷雾冷却研究中所存在的传热强化不确定问题,本文分别对三种常用分散剂Tween20、PVP、及SDS对在纳米流体喷雾冷却传热强化中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流体喷雾冷却传热强化起主导作用。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纳米颗粒的加入对水作为工质的喷雾冷却传热不仅没有强化效果,反而削弱了其传热特性;添加表面活性剂后,纳米流体的传热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其改善效果受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其中,表面活性剂Tween20的最佳浓度为45 ppm,喷雾冷却换热系数分别比纯纳米颗粒溶液和水提升了 29.6%和14.9%;PVP的最佳浓度为300 ppm,喷雾冷却换热系数分别比纯纳米颗粒溶液和水提升了 22.5%和8.6%;SDS的最佳浓度为800 ppm,喷雾冷却换热系数分别比纯纳米颗粒溶液和水的平均换热系数提升了 68.7%和49.5%。三种表面活性剂中,SDS对纳米流体喷雾冷却的传热强化效果最佳,这是因为氧化铝纳米颗粒在水中带正电,对SDS在水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基团有强烈的吸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表面活性剂对喷雾冷却传热的强化机理,本文基于添加高醇类表面活性剂喷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的相关测量结果,建立了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工质喷雾特性的准则式,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喷雾冷却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建立了高醇类表面活性剂喷雾冷却传热的分析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其热流密度的平均误差小于10%。基于上述模型,对高醇类表面活性剂对喷雾冷却的强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加入高醇类表面活性剂后,液膜的厚度明显增加,液膜流动也更快,较厚、较快的液膜有利于较好的流动带走热量;结合喷雾特性和流体物性对传热结果的影响研究,高醇类表面活性剂对传热性能的改善主要与雾滴动能的增大和表面张力的降低有关。综合液滴动能和表面张力的影响,韦伯数是工作流体的重要影响参数,研究发现,高醇类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增加了工作流体的韦伯数,且韦伯数的分布规律和传热结果分布相似,因此高醇类表面活性剂提高韦伯数是其对喷雾冷却传热的强化机理之一,韦伯数的大小可以用来估计工作流体对喷雾冷却效果的影响。
其他文献
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在头皮特定部位施加微弱、恒定电流的非侵入式神经调控技术。通过直接对相关功能脑区的刺激,改变皮层兴奋性和神经元细胞活性,引发神经调节机制的可塑性
研究背景与目的: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将运动训练与新科技技术相结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成为竞技体育训练的发展方向。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
miRNAs是一类长度为22~25个碱基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它们在后转录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并参与许多关键的生命过程,包括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凋亡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
肝细胞癌是所有疾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在最高的疾病之一,国家癌症中心研究显示肝细胞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居前5位,严重地威胁到现代人们的生命安全。目前针对肝细
1.4-2μm近红外激光处于人眼安全波段,其中1.5μm波段不仅对人眼的损害较小,也处于大气主要的投射窗口,在激光测距、光电对抗、激光医疗等军事和民用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前
新一代大容量、高可靠无线通信中,信道编码和协作传输技术十分重要。针对现代无线通信信道状况复杂,通信质量较差等问题,本文主要开展了极化编码协作技术研究。首先,介绍了现
声音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利用机器自动检测和识别音频当中所包含的声音事件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环境监控、无人驾驶、海洋监测、机器人、健康护理等领域发挥着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具有危害性的农业病原菌,每年都会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核盘菌的菌核和侵染垫结构在其长期存活以及成功侵染广泛的宿主
在混料试验中,我们考察的是试验中每个成份在所有混料中所占的比例对响应变量的影响,而不是每个成份对试验的响应变量的影响.混料试验设计经过长期以来的发展,形成了两类主要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传统的导航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复杂环境下列车对导航系统的要求。针对极端条件下卫星导航失效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以捷联惯性导航为基础的多源信息融合组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