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低碳旅游的角度出发,以旅游景区碳排放的管理水平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管理学理论、环境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旅游等理论,探讨了旅游景区碳管理的理论支撑,阐释了旅游景区碳管理的内涵,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景区碳管理水平评价框架,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赋予评价体系复合权重,尝试构建旅游景区碳管理水平的评价标准,为旅游景区碳管理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四个典型景区作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中山陵风景区、灵山风景区、同里风景区和大丰麇鹿保护区的碳管理水平,并根据各景区评价指标的得分情况,分别对这四个景区碳管理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提升旅游景区碳管理水平提出一定的建议。文章认为旅游景区碳管理指的是景区结合实际碳排放情况,明确相应的减排目标,并制定对应的碳发展政策,有效使用清洁能源并使用低碳交通工具,对于景区运营管理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行为活动。研究表明:对于旅游景区碳管理水平影响较大的指标主要有景区碳管理发展政策数量、景区清洁能源使用率、碳补偿比例、植被覆盖率和景区空间格局紧凑性等,因此在对于旅游景区碳管理工作的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以上方面的指标因子,进行旅游景区碳管理时,要将低碳管理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碳管理的实施和执行,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旅游景区的碳排放,促进旅游景区的低碳化发展,确保旅游景区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和依据平台。本文基于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具有因果逻辑关系的层面研究旅游景区碳管理水平,提升了旅游景区碳管理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针对实证评价结果提出的优化旅游景区碳管理的相应对策和建议,有助力更好的提升江苏省旅游景区的碳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