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建永安青水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民宅桂兰堂为例,通过对其环境、选址、空间、功能、材料和建构这六方面的分析,探讨了青水传统民居中的建筑形制等问题。结论如下:
第一,背山面水是桂兰堂选址的基本原则。桂兰堂宅屋的方位、布局、尺度充分地顺应基地环境,依山做胎土承袭了当地的建屋文化。
第二,“合院+护拢”式的整体布局是桂兰堂空间的基本特点,充分满足了“宅祀合一”的功能要求。多种处理手法的综合运用,造就了通透灵活的居住空间。
第三,低架干栏式和穿斗式构架是桂兰堂结构的总体特征。在等级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特有的建房顺序。结构选型、屋面墙体做法都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多种榫卯类型灵活运用,沿袭当地传统营造技术。
第四,木材供给以及生活模式的变化是当地传统民居衰落的原因。对类似桂兰堂的空置老宅,论文提出可以通过结构更新和功能置换等手段,为其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