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选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全民健身需求的大众体育健身空间设计研究(批准号:51678176)。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全民健身馆从传统体育建筑中脱胎而出,是新时代兴起的一种专门为全民健身服务的公益性体育建筑。面对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新局面对全民健身建筑提出的诸多挑战,全民健身馆设计需要把握住今后城市建设中集约化发展的时代主题,关注设计及建设过程中有利于实现建筑集约化的环节,进行基于集约理念的层叠式全民健身馆设计研究,努力探索更加成熟的集约化设计策略,指导并促进全民健身馆在更多城市的推广建设。本文基于全民健身新局面开展健身设施调研和需求调查,同时实地调研全民健身馆及其它室内健身场所现状,阐明全民健身馆对未来市民健身的重要性。之后引入目前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集约理念,通过分析集约理论推导出适合全民健身馆的集约化途径,主要有土地利用、空间发展和经济运营3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从建筑自身特点出发提出了用地紧凑、城市界面、综合立体的实现集约化的设计原则,并且针对设计中的不同阶段提出了相应的集约化设计策略:从城市层面首先应建立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为主的评价指标,用以评价和指导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方式;然后依据城市和建筑的双重需求,按照建筑密度的不同进行集约化的场地设计,并重视城市肌理的延续;同时也应表里如一的表达层叠式全民健身馆的多层建筑尺度,力求实现融入城市环境而又富有体育性格的集约化造型创作。从建筑层面首先应紧密围绕全民健身需求设置综合健身项目,并且根据日常运营的需要配套设置附属功能,重视使用体验;然后以多元立体的空间格局来组织平面以及多层的功能空间,并且考虑集约化的结构形式完成具体的空间设计;最后以混合模式的结构体系来实现集约化的结构选型,重视大空间叠置的楼板结构处理,选择集约化的柱网间距和层高。本文研究是基于大量调研实践以及文献理论搜集,在建筑设计理论中引入集约理念以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并且从城市规划、经济发展、行为心理、体育工艺等其它领域研究中获得启发,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包括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研、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最终实现了全民健身馆集约化设计理论体系的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