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房庄地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陕北斜坡构造带上,是一个向西倾斜的平缓单斜构造。目前已发现的油藏主要分布在三叠系延长组长4+5、长7、长9油层组和侏罗系延安组油层段,但对长4+5油藏的研究程度较低,现有认识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实践,需要更进一步的细致研究。本文以油房庄地区长4+5油藏沉积微相为研究重点,在石油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和储层沉积学等理论基础上,充分利用钻井岩心、测录井和开发阶段的各种动、静态资料,建立研究区长4+5油层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对油房庄地区长4+5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类型、沉积微相空间展布和沉积模式与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目的层沉积模式,明确了砂体空间展布状况,进而为下一步勘探开发与增储上产提供科学依据。结合油房庄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在标志层的控制下,按照“沉积旋回-等厚度”原则,将研究区长4+5油层组分为2个四级层序,并利用最大熵频谱分析法进一步识别出6个五级层序,建立了以五级层序为单元的地层对比关系,最终建立了油房庄地区长4+5油层组高精度等时地层对比格架。通过砂岩岩石类型、碎屑岩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重矿物分布等的分析,对研究区长4+5油层组的岩石学特征和物源方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房庄地区长4+5油层组砂岩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石英在碎屑成分中含量很高,砂岩粒度较小,分选性很好,表明了研究区三角洲前缘远源沉积的特点;区内东北部成分成熟度较低,向西南方向成分成熟度呈递增趋势,同时稳定重矿物在透明重矿物中所占比重(ZTR指数)由研究区东北部向西南方向逐渐增大,说明了油房庄地区在长4+5油层组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东北方向。利用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和C-M图解等方法,对油房庄地区长4+5油层组的碎屑岩粒度分布特征和分选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研究区长4+5油层组沉积时期的古沉积环境和水动力条件。分析认为研究区长4+5油层组为牵引流搬运机制,主要为浅湖-半深湖环境中形成的细粒悬浮搬运,沉积物粒度较细,整体反映三角洲前缘沉积的特点。在高精度层序地层和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钻井岩心、测录井资料和各种分析化验资料,对油房庄地区的沉积微相类型和沉积层序进行了详细研究,并进行了沉积相标志的分析。分析认为,油房庄地区长4+5油组沉积时期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缺乏三角洲平原和前三角洲亚相,沉积微相类型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沙坝、分流间、河道漫溢和沙席等。砂体展布受沉积体系控制,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沙坝砂体是油房庄地区长4+5油层组油气储集的骨架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