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血清尿酸、血清尿酸与肌酐比值对非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分析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m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临床上初诊断为膀胱癌患者中约四分之三以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这类疾病易复发,如果进展则意味转移或预后差。先前已有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等预测NMIBC的进展、预后的研究。但国内外关于血清尿酸、血清尿酸/肌酐与NMIBC关系的研究缺乏。如果这种无创的抽血化验指标能够预测NMIBC患者的预后,将益于患者及临床工作。目的:探索术前血清尿酸、血清尿酸/肌酐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预后分析。方法:选取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202例NMIBC患者,这些患者均首次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并术后病理证实为NMIBC。采集患者术前1周肾功能结果,得到所有患者血清尿酸、肌酐并自行计算两者比值,并取得其它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肿瘤数目、病理分级及分期。对病人进行随访,记录膀胱镜、CT等临床资料,以及复发及进展状况。观察终点为病人出现进展(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级别升高)。记录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RF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根据患者复发情况,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血清尿酸、血清尿酸/肌酐截断值,并根据截断值分组。利用卡方检验分析血清尿酸、血清尿酸/肌酐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并Log-rank法。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NMIBC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本研究经河南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1)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NMIBC患者307例,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202例纳入研究,其中包括164名男性,38名女性,平均年龄61岁(21~84岁),随访时间1~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其中有111名有吸烟史。首次TURBT后患者病理结果:病理T分期Ta者例139例(68.8%),Tis者9例(4.5%),T1者54例(26.7%)。病理分级低恶潜能者16例(7.9%),低级别者129例(63.9%),高级别者57例(28.2%)。肿瘤大小≤3cm者142例(70.3%),>3cm者60例(29.7%)。肿瘤单发者110例(54.5%),多发者92例(45.5%)。随访期内,未复发者84(41.6%)例,复发者118例(58.4%),其中56例(27.7%)进展。(2)根据ROC曲线得到术前血清尿酸的截断值为328.5umol/L(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669-0.81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41,P<0.001,最大约登指数为:0.498,灵敏度为0.712,特异度为0.786,),血清尿酸/肌酐为3.96(95%CI为0.619-0.771,AUC为0.695,P<0.001,最大约登指数为:0.419,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669)。根据截断值将病人高水平血清尿酸组(>328.5umol/L)、低水平尿酸组(≤328.5umol/L)以及高血清尿酸/肌酐比值组(>3.96)、低比值组(≤3.96)。(3)高水平血清尿酸组与低水平尿酸组在肿瘤多发情况、肿瘤分级、临床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肿瘤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清尿酸/肌酐比值组与低比值组在肿瘤多发情况、肿瘤分级、临床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肿瘤大小、性别、年龄、吸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Ka Plan-Meier生存曲线并对数秩检验结果显示:低水平尿酸组较高水平尿酸组有着更差的无复发生存期(P<0.001)与更差的无进展生存期(P<0.001)。低血清尿酸/肌酐比值组较高血清尿酸/肌酐比值组有着更差的无复发生存期(P<0.001)与更差的无进展生存期(P<0.001)。(5)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发现:术前血清尿酸水平、血清尿酸/肌酐与NMIBC患者RFS(P<0.001,P<0.001)与PFS(P<0.001,P=0.006)有关。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发现:术前血清尿酸水平、血清尿酸/肌酐与NMIBC患者RFS(P=0.015,P=0.018)与PFS(P=0.021,P=0.048)相关。结论:术前低水平血清尿酸预测肿瘤数目更多、病理级别更高、临床分期更差,且易进展及复发。术前低血清尿酸/肌酐比值预测肿瘤数目更多、病理级别更高、临床分期更差,且易进展及复发。故术前血清尿酸水平与血清尿酸/肌酐能够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其他文献
背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包括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GH)、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子痫、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及慢性高血压合PE,是一组妊娠期女性特有且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约10%。该组疾病严重影响母儿健康,是母儿就诊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HDP可导致孕妇远期并
学位
背景和目的:男性尿道狭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尿道管腔减小。其主要表现是排尿困难,并可能出现包括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尿道周围感染、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硬化性苔藓(lichen sclerosus,LS)目前被认为是导致男性前尿道狭窄的一重要原因。LS是一种T淋巴细胞介导的慢性疾病。目前对该病病因认识不足,其主要表现是病变区域粘膜萎缩变薄、色素缺失、瘢痕挛缩等,如不及时就诊,病变可逐渐侵犯男性
学位
第一部分: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短期死亡危险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分析。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PIVSR)患者的临床特点、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确诊为PIVSR且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共11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生命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资料。根据短期内(2周)是否存
学位
背景与目的多发性硬化(MS)、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MOGAD)是三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DDs),虽然三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但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常有重叠,加之MS和抗体阴性的NMOSD缺乏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标志物,因此临床诊断常面临挑战,本研究旨在分析三种疾病的临床特征,为减少临床误诊、漏诊提供循证医学
学位
随着生物信息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种群遗传学、分子数量遗传学、微生物生态学等众多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方式。蛋白质作为人类细胞中及其重要的分子,随着其结构和功能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对未知蛋白的研究。DNA结合蛋白是蛋白质与DNA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其主要功能是组织和压缩DNA以及调节和影响各种生物细胞过程,如转录、重组、修复和修饰等。此外,研究DNA结合蛋白识别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医疗、军事和司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个人或者组织使用互联网进行传输数据,这些数据中包含了很多机密信息。然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先进的信息技术同样可能被信息窃取者用于窃取用户的机密信息。频频发生的信息泄露事件,使信息安全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在过去,解决机密信息泄露问题的机制主要基于密码学。但是基于密码学的数据加密只是把数据加密为不可读的乱码,这些乱
学位
随着代谢数据库的发展,进一步探索代谢网络成为可能,面对庞大的代谢数据,需要新的计算方法来寻找具有生化性意义的代谢路径。在代谢网络中,分支路径由线性路径构成,相对于线性路径,分支路径可以刻画更为完整的代谢过程。现有寻找分支代谢路径的方法主要通过追踪原子来寻找分支路径,这需要使用者定义被追踪的原子。此外,为了缩减搜寻线性路径和分支路径的空间,现有追踪原子的寻路方法仅通过合并那些在分支点和目标化合物上没
学位
背景与目的:尿道狭窄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见于男性,主要表现为尿线变细、排尿费力、尿滴沥等排尿困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一系列并发症。其发病率约为0.3%,全球不同地域尿道狭窄的发病率及狭窄部位有显著性差异。国外每年约150万人因尿道狭窄就诊,约5000人需住院手术治疗,我国尚无大数据统计。根据前尿道的解剖,将前尿道狭窄分为尿道外口、舟状窝部尿道、阴茎段尿道及
学位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指搭乘特定传感器的主体,在没有环境先验信息的情况下,于运动过程中建立环境的三维模型,并估计自己的运动。经过多年的发展,SLAM在自动驾驶、增强现实、机器人运动与定位等多个领域中慢慢显示出它的作用。其中,基于特征点法的视觉SLAM具有使用方便、传感器成本较低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得基于特征点法的视
学位
在传统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为有效应对环境危机、防范环境风险,传统诉讼机制构造得到重新审视,新的诉讼机制即环境公益诉讼逐渐进入学术界视野及制度实践。通过两年的改革试点工作,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逐渐确立。其中,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的代言人,是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唯一主体。同时,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受理的环境行政公益案件基本上是通过前置程序解决的,故其前置程序设计的科学性及其实施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