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工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部署。如何在新形势下不断更新对二者的认识,对我们的工作和实践都有重大意义。本文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分析,对二者的相通相融、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和谐社会”概念的渊源进行了考证,回顾并分析了中外历史上“和谐”及“和谐社会”的原始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历代领导人,尤其是胡锦涛同志在不同时期对和谐理论的精辟论述的剖析,对和谐社会作了现代化语境下的解读,为全文的分析做了逻辑上的铺垫。此外,为了对和谐社会有一个更加真切、清晰的认知,文章借鉴了国内外的权威学说,对和谐社会作出了理性的界定。 第二部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和谐社会战略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二者的理念高度一致,存在着广泛的相通相融之处。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共同的背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及矛盾凸显期;2、共同的基本理念——科学发展观;3、共同的精神内核——以人为本;4、共同的文化根基——优秀文化传统;5、共同的实现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并力图证明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照应的,二者间存在良性互动的契机。同时,尽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的提出已有几年,但对于二者的认识必须与时俱进,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更新对二者的理解,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 第三部分讨论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表现在:1、大学生思想在教育凝聚功能,有利于形成共同理想;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控制功能,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功能,有利于提供理论支撑;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有利于增强创造活力;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有利于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