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基础,是决定税收征管水平的重要方面。税源监控是税源管理的核心环节,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研究增值税税源监控问题,对于摸清税源底数,揭示征管问题,提高增值税征管水平和征管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应用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数据分析,对我国增值税税源监控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目前,在我国政府与税务机关之间、上下级税务机关之间以及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普遍存在税源信息不对称现象。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这会诱发纳税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道德风险,为此,需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信息甄别机制来解决税源信息不对称问题。具体而言,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需要加强税源分析,建立信息甄别机制需要加强税源评估。而税源分析和税源评估是税源监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前者是从宏观层面看问题,后者是从微观层面找原因。
税源分析是宏观税源监控的重要途径。从我国现行税收计划管理与税源关系分析来看,尚存在税收计划与实际税源脱节、计划治税违背依法治税原则、完成计划与税收流失并存等问题,这些都凸显了加强宏观税源分析的重要性。首先,是开展增值税与税源的相关性分析,这是掌握应征税收,编制税收计划的重要前提。我国1994-2006年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从规模上看,国内增值税收入与工商业增加值呈明显线性关系且相关度很高;从行业结构上看,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四大类行业是增值税的主要税源,且各行业增值税贡献度存在明显差异;从产业结构上看,增值税占比分别与第二产业占比和贡献率正相关,与第三产业占比和贡献率负相关。除税源因素外,增值税政策、征管因素等对增值税收入也有重要影响。以2005年为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工商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商业增加值占比、增值税宏观税负、地方财政支出等对当年增值税收入均有显著性影响。其次,是开展增值税与税源的对比分析即税负和弹性分析,这是从宏观层面揭示征管问题的重要方法。1994-2006年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增值税宏观税负、行业税负能够反映政策稳定条件下各地的增值税征收力度,增值税弹性系数能够从增值税与经济增长协调性方面反映征管质量。税源评估是微观税源监控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下,税源评估是查找征管薄弱环节、堵塞征管漏洞的必要手段。同业税负预警分析是利用企业外部信息筛选评估对象的重要方法,具有可行性,也存在局限性,其关键是要科学确定税负预警值,并注意排除非征管因素对同业税负可比性的影响。税源质量评估和申报合理性评估主要是利用企业自身财务信息进行评估。在税源质量评估方面,可分析增值税税源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指标,计算增值税税源质量综合指数,并据此对增值税征收情况进行评判。在申报合理性评估方面,可采用比较分析、弹性分析、逻辑推断、产出测算等评估方法,运用增值率、税负率等基本指标以及变动率、差异率、弹性系数等综合指标对企业纳税申报合理性进行评判,但关键是要科学确定变动率指标参考值和差异率指标的合理幅度,并注意弹性系数的联动分析。
为保障增值税税源监控有效运行,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监控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加强信息采集与控制。具体而言,在完善监控制度方面,一是建立增值税税源分析制度,界定分析范围和层次,规范分析内容和方法,完善分析数据指标体系;二是完善重点企业税源监控管理办法,修订重点企业划分标准,逐步扩大税源监控范围;三是完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提高评估的法律地位,完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充实评估内容。在健全运行机制方面,主要是在上下级税务机关之间建立纵向制衡机制,在税务机关内部有关部门之间建立横向互动机制,以及设置相关考核指标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在信息采集与控制方面,要借鉴国际经验,对外拓宽税源信息采集渠道,实现税源信息采集网络化;对内加强征收基础管理,即通过加强纳税人户籍管理,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保证获取税源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