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新生血管治疗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Ahmed引流阀置入术的影响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wen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新生血管性靑光眼Ahmed置入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新生血管因子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福建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网,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 BMJ Journals Collection,wiley在线期刊数据库,查找有关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文献,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3月1日。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临床对照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各项研究中的全身安全性指标同质性较好,以术后眼压、术后前房积血为指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Ahmed引流阀置入术联合抗新生血管药物组(实验组)与单纯Ahmed引流阀植入术(对照组)相比,术后眼压在第1天(z=-2.047,p=0.041)有统计学差异,在第7天(z=-0.841,p=0.400),第6个月(z=0.279,p=0.781)上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前房出血(z=-3.654,p=0.0003)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结果表明抗新生血管药物联合Ahmed引流阀置入术相比单纯Ahmed引流阀置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效果于术后早期明显,术后晚期效果不显著,长期预后不佳,但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但仍需更多文献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带蒂滑膜囊瓣移植对半月板损伤修复的影响,探讨提供血运后半月板的愈合能力,为临床治疗半月板损伤提供实验资料。  方法:将10只体重2.0Kg左右的成年家兔,随机分为A(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s,ICU)急性出血性脑卒中(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并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