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是大学在体制、市场、实践三个要素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应竞争和发展需要的一种超越体制的人才策略。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发展过程是一种渐进式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的自主性、人才的流动性、市场的成熟性等直接影响了人才引进政策的型构和样态。在国家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主导着体制的变革,同时积极进行自身职能的转变。政府从绝对主导转变为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而大学则获得了与主办权、管理权相分离的办学权,大学从计划体制中解放出来,面对市场自主办学,自主地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人才问题。体制的演变是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大学的规模发展、各级政府人才政策的完善、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市场化发展成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多种实践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人才策略。随着我国体制的不断改革、市场的不断成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在国家主导一切的计划体制下,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只是一种策略的萌芽;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在市场与政府的权力更替中,大学获得了自主的空间,使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在双轨制中的产生;在高等教育制度化阶段,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启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上升到法制层面,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大学发展中的人才需求、人才市场等基本条件使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获得进一步发展;在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政策普遍实施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走向繁荣,出现了多样性、规范性和匹配性等特点。通过对美国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人才吸引政策和教师引聘政策的研究得到启示,我国大学必须以开放的人才市场体制、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严格的人才引聘制度作为基础,使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朝着国际化、体制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一些基本的发展规律和特点。首先,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是大学运用自主权超越体制的一种人才策略。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是大学在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随着办学自主权和法制保障的不断加强,大学为了在人才市场选择和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超越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人事分配体制而实施的策略。其次,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发展是一个多重博弈的过程。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发展过程包含着大学与政府关于办学权的博弈,大学与人才的利益博弈,也包括大学与大学之间关于办学资源的博弈。通过这种博弈,大学与政府之间形成了分工合作关系,大学与人才之间实现了双方利益,形成了对等发展的关系,大学之间实现了适合各自发展需要的人才配置。这种多元博弈过程从内在需求和外在条件等方面直接促进了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三,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发展体现了管理体制的转变。一是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统治——管理——治理”的转变过程;二是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集权——分权”的转变过程;三是体现了人才管理政策“计划配置——市场配置”的转变;四是体现了政府职能“控制——服务”的转变;五是体现了人才就业制度的“服从分配——自主择业”的转变。其四,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发展体现了多重关系的演变。大学与人才之间由传统的“单位”与“单位人”的对应关系,发展为通过对等博弈实现共同发展的关系;政府与大学之间从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上下级体制关系,发展为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治理型平等关系;大学与市场,从大学在体制中和市场外,逐步过渡到在体制外和市场中,大学与市场的关系由远到近,最后大学与市场融合,大学依托市场发展;人才与市场关系的演变表现为人才从在体制中、在体制边缘过渡到双轨制中的选择、市场体制中的流动,人才发展以市场为基础的依存关系;政府从包办一切,包揽大学的人才分配,到逐步放权,让市场参与人才配置,最后市场主导大学的人才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