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常规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重油开采技术的日臻成熟,原油的生产呈现重质化、劣质化的趋势。悬浮床加氢改质技术能够加工高金属、高残炭、高硫的劣质重油原料,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高性能加氢催化剂的持续性进步是关键。本文在简化油溶性单金属钼催化剂合成方法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自硫化油溶性镍钼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新方法,对减压渣油的加氢改质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初步探索了油溶性催化剂用于稠油加氢减粘的可行性。采用四硫代钼酸铵合成母液与有机助剂直接反应法制备油溶性钼催化剂前驱体,简化了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的同时提高了催化剂的收率,并对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油溶性钼催化剂在催化柴油中溶解度超过9%,可自硫化分解形成纳米级分散的活性金属MoS2,平均片层长度26nm,平均层数13。以青岛炼化减压渣油为原料,在反应温度410℃430℃,氢初压大于10MPa,催化剂浓度5002000ug·g-1,反应时间13h的条件下,减压渣油单程转化率>50%,总焦生成率<0.6%,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渣油加氢改质性能。以加拿大油砂沥青和委内瑞拉超稠油为原料,考察了油溶性Mo催化剂的加氢减粘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20℃,氢初压10MPa,催化剂浓度2001000ug·g-1,反应时间1h的条件下,委内瑞拉稠油的黏度由6108 mPa·s(70℃)降至165 mPa·s(50℃),加拿大油砂沥青的黏度由41500 mPa·s(70℃)降至101mPa·s(50℃),表现出优异的加氢改质减粘性能。采用镍盐与有机助剂反应法制备油溶性镍基催化剂前驱体,并与油溶性钼催化剂机械混合制得NiMo双金属催化剂,考察了Ni/Mo比对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Ni的引入降低了Mo金属的添加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最佳的Ni/Mo比为1:2。但是,助剂Ni对Mo基催化剂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可能是简单机械混合无法实现助剂Ni与Mo硫化物间的微观相互作用。因此,将钼酸镍铵和硫化铵反应制备的硫代钼酸镍铵与有机助剂直接反应法制备油溶性NiMo双金属催化剂前驱体,该前驱体可自硫化分解形成纳米级分散的活性金属MoS2和NiS。以青岛炼化减压渣油为原料,在反应温度420℃,氢初压11MPa,催化剂浓度(以金属Mo含量计)500ug·g-1,反应时间1h,减压渣油单程转化率达54.3%,总焦生成率为0.67%,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双金属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