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疗效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vx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相关保护性因素,以期为我们临床提供参考,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方法:对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经手术治疗的1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67例单纯经腹腔镜手术治疗EMS患者为Ⅰ组,62例经传统开腹手术治疗EMS患者为Ⅱ组,51例经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为Ⅲ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随访其当前疼痛症状缓解程度、有无妊娠及是否复发,同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术中出血量多少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长短。结果:1、腹腔镜手术组(118例)与开腹手术组(62例)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2、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组术后疼痛控制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组,单纯腹腔镜组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3、Ⅰ组患者术后妊娠率(59.3%)与Ⅱ组患者(5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9,P>0.05);Ⅲ组患者术后妊娠率(30.0%)低于Ⅰ组患者(59.3%),有统计学意义(X2=4.627,P<0.05)。4、Ⅰ组患者术后复发率(17.9%)低于Ⅱ组患者(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术后复发率(11.8%)低于Ⅰ组患者(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与患者的年龄、病灶部位、临床分期、手术范围等因素相关。Ⅲ+Ⅳ期患者复发率(38.7%)高于Ⅰ+Ⅱ期(17.8%),深部浸润型复发率(42%)要高于卵巢型(22.8%),保守性手术术后复发率(33.9%)高于根治性手术0,术后用药组复发率(19.6%)低于未用药组复发率(3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疼痛症状,提高妊娠率,但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且手术做得更彻底。2.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有助于维持疗效,明显降低复发率,但对于希望妊娠者,术后不宜应用米非司酮治疗。3.临床分期高以及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术后复发的危险性因素,而年龄>45岁、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为术后复发的保护性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观察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对子宫壁组织热损伤的相关指标,评价MEA治疗月经过多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因素,同时探讨子宫内膜预处理的有效方法。 研究方法:选择绝
目的: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疾病在脑血管病中约占75%,但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致残率的治疗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内关于高压氧辅助治疗脑梗死的报道很多,都主要
第一部分: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评分的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特征目的:探讨脑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评分(CA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选取近期(<2周)
目的:检测鼻咽癌组织、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UPA、UPARmRNA及UPA、UPAR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UPAmRNA与UPARmRNA,UPA蛋白与UPAR蛋白在鼻咽癌和慢性炎症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探讨UPA
本研究通过收集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检测其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糖、血脂的关系和其临床意义。 研
本研究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前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一氧化氮(NO)动态变化,评价AMIPCI后血管内皮细胞因子与心肌组织灌注(TMP)分级和心脏超声心动图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