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相关保护性因素,以期为我们临床提供参考,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方法:对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经手术治疗的1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中67例单纯经腹腔镜手术治疗EMS患者为Ⅰ组,62例经传统开腹手术治疗EMS患者为Ⅱ组,51例经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为Ⅲ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随访其当前疼痛症状缓解程度、有无妊娠及是否复发,同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术中出血量多少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长短。结果:1、腹腔镜手术组(118例)与开腹手术组(62例)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2、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组术后疼痛控制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组,单纯腹腔镜组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3、Ⅰ组患者术后妊娠率(59.3%)与Ⅱ组患者(5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9,P>0.05);Ⅲ组患者术后妊娠率(30.0%)低于Ⅰ组患者(59.3%),有统计学意义(X2=4.627,P<0.05)。4、Ⅰ组患者术后复发率(17.9%)低于Ⅱ组患者(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术后复发率(11.8%)低于Ⅰ组患者(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与患者的年龄、病灶部位、临床分期、手术范围等因素相关。Ⅲ+Ⅳ期患者复发率(38.7%)高于Ⅰ+Ⅱ期(17.8%),深部浸润型复发率(42%)要高于卵巢型(22.8%),保守性手术术后复发率(33.9%)高于根治性手术0,术后用药组复发率(19.6%)低于未用药组复发率(3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疼痛症状,提高妊娠率,但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且手术做得更彻底。2.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有助于维持疗效,明显降低复发率,但对于希望妊娠者,术后不宜应用米非司酮治疗。3.临床分期高以及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术后复发的危险性因素,而年龄>45岁、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为术后复发的保护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