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始发对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0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地铁工程的快速发展,盾构施工在城市地铁施工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盾构始发引起地表沉降的研究存在严重不足,盾构始发纵向端头加固范围的不确定性,易引起较大的施工风险。因此,盾构始发纵向端头的土体加固受力机理分析和如何确定合理的纵向土体加固范围成为了盾构隧道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简要的介绍了盾构进出洞对土体的稳定性分析的几种理论、盾构始发端头土体加固范围、盾构掘进对地表位移的影响分析,然后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盾构始发掘进模型,详细分析了不同纵向、横向加固长度在盾构始发掘进过程中土体的竖向位移场、应力场、地表沉降的影响,总结了一般规律,并借助合肥地铁一号线繁华大道~高铁站区间盾构始发段实际工程的现场实测结果,验证了本文数值模拟的模型和结果的合理性,并得到以下结论:1)对繁华大道~高铁站盾构始发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把模拟地层位移、地表沉降的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可知两曲线走势一致、大小基本吻合,说明建立的三维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实际工况。2)地表沉降随着盾构始发段端头纵向土体加固长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随横向土体加固的增加减小很少。3)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当盾构刀头离地表监测点越近,对地表的沉降影响越大;当盾构端头离监测点越远,对地表影响越小,当刀头远离监测点大约一倍盾构直径后,盾构掘进对地表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4)通过对各种工况的模拟分析对比可知合肥地区盾构始发段纵向土体加固6米、横向12米、加固土体粘聚力到达200KPa、内摩擦角达到30°能满足盾构始发过程中对土体的稳定性要求。
其他文献
为解决叶片图象中害虫弱小目标的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SUSAN原则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重新定义SUSAN原则,设置恰当的阈值,使之对小目标极为敏感,抑制背景和噪声。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算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很好的抗噪声能力,是一种有效提取小目标的边缘检测方法。
<正>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社会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体
该文在分析了数字腐败的原因及其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数字腐败的对策.
以西藏察隅龙爪稷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01、0.10、0.15、0.30、0.50 mmol/L外源水杨酸预处理龙爪稷种子,通过测定龙爪稷根长、苗高、鲜质量、发芽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了多轮的探索与实践。从发展阶段上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过程;从区域划分上经历了沿海内地“两分法”—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