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地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其一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较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其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经济的快速增长,建设占用农用地的趋势增大,特别是占用耕地。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协调土地利用中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其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是整个社会需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株洲市是湖南省的老工业城市、商贸中心、交通枢纽、“长株潭城市群”的重点区域,一方面,加快了株洲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必然导致城镇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需求加大与耕地不足矛盾加剧。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供给情况下,协调耕地和城市发展,已成为政府及众多研究者高度重视的问题。在规划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数量难以满足城镇化及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挖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依据潜力进行分区,探讨各级挂钩区的运行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据国内外城市扩张、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研究等理论基础,对株洲市区域概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城镇建设用地挂钩需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分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对策进行分析研究,论文核心内容如下:第四章,依据2001-2010年株洲市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调查和2002-2011年株洲市统计年鉴数据,选择其中的: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其他建设用地、GDP、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人口规模十类数据,构成模型中的输出输入指标。采用Matalb2010编程软件,利用DEA模型中的C2R模型、DMU模型无效改进各县市区2001-2010年各类建设用地;将改进后的各类建设用地,运用RBFNN测算各县市区2008-2010年各类建设用地的测算值与相对误差,证实RBFNN在运算中的真实可靠性;采用RBFNN中的sim()函数测算各县市区2020年各类建设用地规模;基于测算后的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与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差值,再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量控制指标的比较,得到各县市区城镇建设用地挂钩需求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依据以上两者的差值,测算出各县市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其株洲市的总潜力为519.97公顷。第五章,基于各县市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将株洲市分为三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区,分别为:一级挂钩区、二级挂钩区、三级挂钩区,相应提出适合各级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行方案。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各级区可分别采用如下方式:城乡一体化,村镇体系综合规划、市场主导型、异地挂钩方式;缩并零散村庄,建设中心村、整村迁出异地重建、政府-市场相结合方式;控制村庄内部用地,局部调整、政府主导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