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与外显记忆在编码阶段的脑机制分离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hm9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码与提取是记忆加工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以往多数研究已经证实内隐与外显记忆在提取阶段的脑机制分离,但关于二者在编码阶段的分离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为了探讨二者在编码阶段的加工机制差异,实验一采用DM范式及两阶段迫选再认范式,把学习项目有效地分成四种类别:选择学习词且表明自信等级为记住的项目(记住),选择学习词且表明自信等级为知道的项目(知道),选择学习词且表明自信等级为猜测的项目(启动),未选择学习词且表明自信等级为猜测的项目(忘记)。结果表明,内隐和外显记忆的Dm效应既存在差异,又有一些相同。二者的差异表现在:外显记忆(记住vs忘记和知道vs忘记)主要表现在400~500ms的前额区以及400-900ms左侧顶区正走向的Dm效应,内隐记忆(启动vs忘记)特有的主要表现在700-900ms中央区以及800-900ms颞区负走向的Dm效应,而枕区(200-300ms)负走向Dm效应和前额区(200~300ms)正走向Dm效应是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共有的。因此,外显记忆的加工联盟主要是额-顶区正走向Dm效应,反映了被试对刺激的控制性加工,是编码过程中对信息产生有意识记忆时大脑活动的一种特异性联盟;而内隐记忆的加工联盟主要是额-中央区-颞区负走向Dm效应,反映了被试对刺激的自动性加工,是编码过程中对信息产生知觉流畅性时大脑活动的一种特异性联盟。为了进一步探讨二者在干扰条件下的分离情况,实验二在编码阶段设置了两种不同的干扰任务:知觉干扰和概念干扰。结果表明,内隐与外显记忆的加工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分离。在两种不同的编码干扰条件下,外显记忆的Dm效应因受到破坏而完全消失,而内隐记忆的Dm效应在知觉干扰条件下,主要表现在中央区和左侧颞区400-800ms负走向的Dm效应,反映了被试对信息的自动加工,是编码过程中对信息进行自动加工登记时大脑产生知觉流畅性活动的一种特异性反映。而在概念干扰条件,内隐记忆受到干扰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中央区200-800ms正走向的Dm效应,反映了被试对信息的无意识控制性加工,是编码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无意识记而产生知觉流畅性时大脑活动的一种特异性反映。
其他文献
本文尝试研究一种常见的交际策略——语用含糊策略,旨在帮助谈判者顺利进行商务谈判。语用含糊是说话人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故意使用含糊语言的一种言语交际策略。语用含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字部分是这样要求的:"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
村镇银行的机构数量、信贷规模、公司规模和净利润快速增长,财务绩效不断改善。在股权结构中,民间资本占比较高。但是,培育的村镇银行数量未实现银监会计划目标,且机构分布偏
就鹿眠宁对东北虎、孟加拉虎、美洲虎、金钱豹、黑豹、非洲狮等猫科动物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表明鹿眠宁对猫科动物具有较好的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作用 ,效果确实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由于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造成了利率波动幅度和频率的扩大,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利率风险。但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风
文章对自动气象站运行和维修效能的评估指标进行了阐述,并基于ASOM1.0平台采集的数据,对山东省2011~2013年国家自动站的运行和维修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总结了这段时间内该省
《我怀着满腔热情》选自格鲁克的歌剧《帕里德和埃莱娜》,这部歌剧是格鲁克的歌剧改革中的一部重要创作,在歌剧创作、人物创造、和音乐衬托上与传统意大利歌剧相比,其创作风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情绪长期尘封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殿堂。在Goleman掀起的“情绪智力”热潮的带动下,研究者才开始认识到关注教师情绪能力发展的重要性。目前情绪能力已成为
作为一个特别的课题,情绪调节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早主要的研究是在发展心理学中,近年来,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焦点。在实证研究方面,有关情绪调节及策略对思维过程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在监狱系统中也开始实行人力资源管理,本文中着重介绍的是监狱人力资源系统中的绩效管理,根据我国监狱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来展开分析,阐述了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