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用地整治作为土地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有效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起到整合耕地资源、调整农用地结构、优化耕地布局、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以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新时期的农用地整治更加注重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耕地数量的增加,将更加注重耕地质量的提高以及对整治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提升,以期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另外,通过农用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将会对农田集中连片分布、机械化的实现以及农业现代化规模经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敦化市为研究区域,基于ArcGIS 10.2平台、地理模拟优化系统GeoSOS,充分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以耕地占补平衡为先导,综合考虑耕地整治亟需度、农用地整治规模效应、生态安全性,划定农用地整治区类型。将分区结果与耕地限制因素聚类结果相耦合,深入分析各整治类型区的限制因素所在,以明确各类型区整治难度和方向。最后,在农用地整治分区的基础上,整合耕地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构建农田适宜性图层,通过多智能体的空间优化配置模型(AgentLA)自动生成高标准农田保护区范围。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敦化市的农用地整治、耕地布局调整提供技术支持,发挥土地整治的最优影响,促进敦化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耕地资源,实现粮食安全,有效缓解人地矛盾。研究结果表明:(1)预测期内,敦化市耕地在空间分布格局上依旧延续优质耕地的保护与占用相重叠、人地矛盾尖锐的特点,这种耕地空间分布特点使得敦化市耕地保护任务艰巨;(2)敦化市全域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可以实现,补充耕地以12等为主,但存在个别乡镇耕地供不及求,实现耕地质量数量平衡难度很大,其中以官地镇和雁鸣湖镇最为突出;(3)敦化市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质量等别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耕地主要限制因素为剖面构型,其次是坡度、质地-构型以及障碍层-构型;(4)综合考虑耕地整治亟需度、规模效应以及生态安全性,本文将敦化市耕地划分为5个整治类型区:优化整治区、重点整治区、谨慎整治区、有条件整治区、暂不整治区,并明确了各类型区的整治方向与重点;(5)AgentLA模型在划定高标准农田保护区范围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划定的保护区范围具有斑块个数更少、单个图斑面积更大也更紧凑的特点,有利于保护区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农田集中连片分布、农业规模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