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反学校文化是与学校主流文化对立的学生亚文化现象,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本研究以临汾市E校为个案,确定了研究的可信度和必要性。通过对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的现象描述,探究了初中生反学校文化行为背后的多方面原因,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初中生反学校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并在应对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的问题上做出策略性思考。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谈到了初中生反学校文化问题的确立及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根据笔者实地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对初中生反学校文化进行了现象描述;第三部分依据现象暴露出来的问题做出追因分析,主要从社会转型期的价值震荡、学校教育的系统失调、家庭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出发,结合“亚文化理论”“标签理论”“社会失范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详细阐述;第四部分客观深入地分析初中生反学校文化带来的影响,得出其具有两面性:它在对初中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身心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威胁及弱化学校教育成效的同时,还对学生生存能力以及学校教育系统的完善具有促进作用;第五部分就如何应对初中生反学校文化行为做出了策略性思考,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以下具有操作性的建议:第一,学校与社会全力合作,正确引导学生文化,第二,完善学校文化价值系统,重建初中生价值观念,第三,加强家校合作,追求良好家庭教育方法。
对“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的研究意在正确认识初中生反学校文化,解读其背后的深层涵义,肯定其正面的推动作用,改善或消除其消极影响,构建和谐的学校文化。这些有益的探讨势必对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的青少年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