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癫痫(epilepsy,EP)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为反复发作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大脑功能失调,它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之一,难以治疗,危害较大。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儿童原发性癫痫进行了研究。一.文献研究 推本溯源,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我国第一部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到唐宋元明清以及现代各家,对文献中有关癫痫的理法方药从病名、病因病机、证候、治则方药、针灸埋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就现代医学对癫痫的研究状况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基因以及临床脑电图、临床治疗学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为癫痫的理论、临床及机理研究打下了基础。二.临床研究 观察了穴位埋线治疗儿童原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并进行了有关机理的探讨。同时还与目前公认的广谱抗癫痫西药丙戊酸钠(VPA)进行了比较。 临床疗效研究表明:穴位埋线对儿童原发性癫痫的常见症状,脑电图病理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症状疗效、脑电图改变及总的临床疗效与西药(VPA)组相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埋线组近期痊愈率明显高于西药(VPA)组(P<0.01),说明穴位埋线能调节大脑神经原细胞功能,有效地抑制神经原细胞的异常放电,从而能阻止癫痫的发作,而且疗效稳定而持久,停止治疗后,没有类似VPA样的反跳现象。 穴位埋线能使儿童原发性癫痫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使大脑对外界信息的认知加工时间缩短,并加强大脑对信息的识别能力。这说明穴位埋线能调节患者脑细胞的兴奋和抑制状态,同时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加快大脑海马等边缘系统及大脑皮层多部位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过程。 穴位埋线能显著提高原发性癫痫患儿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总智商(FIQ),提示穴位埋线能调整脑细胞的功能,使癫痫不再发作,从而避免了因发作继发的大脑神经原的损伤,有力地保护了大脑的功能,同时还能改善脑细胞的活力,因而能收到平痈健脑益智的效果。 穴位埋线还能槽强原发性癫痛患儿的记忆商(M》而位于大脑掘叶内侧面的海马和记忆关系十分密切,表明穴位埋线治疗癫痈的机理与其促进大脑海马受损神经原的修复有关。’ 穴位埋线还能对儿童原发性癫痛患者生活质量(QOL)产生影响,患儿整体生活质量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各项分指标中,对发作担优、情绪,认知功能、药物影响、社会能力等5项有显著改善,说明了穴位埋线不仅仅是局限于消除痈性发作的单一身体上的治疗,而是具有身体——心理——杜会三锥的综合疗效,符合当代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潮流。 观察了癫痛患者氧自由基损伤及穴位埋线疗法对自由基损伤的调节。癫痫患者发生明显的氧自由基损伤,其血清SOD活性降低,而MDA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0.01X 穴位埋线后SOD活性上升,MDA水平下降;癫厢患者微量元素Zn、Se,血浆*E含量均低于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o<0刀匀;治疗后有明显的改善厌叼刀5卜 此外,还对免疫功能异常与癫痫发作的关系,通过阑痫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及穴位埋线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治疗前埋线组和西药组红细胞膜C少ffi性低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汉吻刀1):循环免疫复合物IC含量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仁叼刀1卜经过治疗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穴位埋线组改善最为明显,红细胞膜 C巾活性升高o<0.of卜循环免疫复合物IC含量下降o<0乃1卜 在西药 (VP对照组中,发现治疗前后患儿智力、记忆力无明显差异,但事件相关电位P。。。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说明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丙戊酸钠WPA)会导致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加工时间涎长和对信息的识别能力下降,损害大脑认知功能。同时也发现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2 三.塞回瞩大 运用青霉素点燃效应复制成慢性癫痫动物模型,观察了穴位埋线对 癫瘸动物模型脑电图的影响、对癫痛动物模型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 量的影响以及对小鼠记忆行为和脑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明: 以青霉素点燃效应复制成慢性癫痫动物模型是可行的,其全身点 燃的典型特征为:发作时先从头面部肌肉开始抽搐,逐渐波及肢体及 全身,出现抽搐、阵挛、或奔跑跳跃、倒地及翻滚等,每次发作过后, 动物逐渐恢复。 造模后模型组动物脑电图的振幅和频率均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 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爬<0刀5):埋线组和西药组均能明显降低模型 大鼠脑电图的振幅和频率o 刀5,或Prto刀1人其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