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产资料(简称“农资”)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资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农资流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在新的竞争条件下,农资连锁经营的方式渐露头角并显现出规模经济效益优势。但从近期的发展看来这种模式取得的规模效益并不显著,原因在于农资流通企业不同于其他商贸流通企业、不同于制造型企业。农资的销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受自然条件影响明显;运输成本高、库存成本高;农资价格大幅波动频繁。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与发展,国内化肥等主要农资产品的价格(出厂价格、进口价格、销售价格)波动潜在风险不断增加,在农资价格的波动中以“经销商”为主的连锁经营企业处于被动地位,无法控制价格的变动,要想获取更好的经济利益,增强竞争力,就必须关注农资的价格波动,识别波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进而探索出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在化肥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由市场主导的背景下,从以“经销商”为主的农资流通企业出发,分析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总结企业经营特点及面临的经营风险,分析主要农资产品采购价格风险成因,并选取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出其采购模式及面临的价格风险,为文章的采购价格风险因素分析部分提供支持,进而在价格理论、采购管理理论、风险控制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支持下提出对行业规避价格风险有利的政策建议,提出企业控制采购价格风险的策略,对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增强风险应对能力、提升经济效益、促进行业发展、供业内其他企业借鉴、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经过本文的研究工作,农资流通企业采购价格波动风险有宏观政策风险、生产成本风险、供需关系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四个方面。为了应对主要农资采购价格波动风险,需要宏观政策与微观策略共同发挥作用。企业控制采购价格风险的策略有:准确把握经济形势与宏观政策、与供应商开展联储联销、预付供应商款项计息保底、发展采购联盟、预售之后采购四个策略。宏观政策建议有:建议建立化肥期货、调整出口政策、补贴进口商从而打破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