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波澜起伏、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中的胜利与挫折、希望与困境、成功与失误,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及其模式的兴衰密切相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苏联党和人民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践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它成败得失的历史,积累了无比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在20—21世纪之交,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站在邓小平理论的新高度,实事求是地、较为全面地审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具体地探讨这一模式的矛盾所在和僵化的经验教训。力求在审视历史时不简单地描述历史,也不离开历史作纯粹理论的推演;在揭示矛盾和经验教训时,不仅弄清各有关方面的事实,而且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分析,即坚持以史为据,以论为主,史与论相结合。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20年代中后期的孕育。从十月革命胜利到列宁逝世前,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在探索当中。列宁逝世后,苏联的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经济生活中,工业与农业、国家统一计划与市场调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政治生活中,苏维埃国家政权的体制化建设开始偏离列宁主义的方向而表现出进一步集中化的趋势。苏联既承受着帝国主义的军事压力,又承受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和经济压力。处在这种形势下,“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左”的思想在斯大林领导的联共(布)党内重新泛起和强化。在这一部分里,作者明确指出:新经济政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未充分展开,“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思想对于斯大林和联共(布)产生了严重影响,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具有局限性,等等,都是孕育苏联模式的重要条件。 第二部分探讨了导致苏联模式最终形成的社会改造道路及特定环境和条件;揭示了30年代末40年代初最终形成的苏联模式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特征。笔者指出,苏联的经济模式,包括以国家所有制为主的单一公有制体制、受主观偏好影响的经济决策体制、全部经济生活无所不包的单纯计划体制、以实现赶超为目标的非平衡和粗放型发展道路,以及对外经济贸易的有限联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而党和党的领袖个人过分集权,以及由其主导的、扭曲变形的联邦制等,则构成了苏联的政治体制模式。受斯大林和联共(布)有关理论的影响,苏联在神化和迷信斯大林的文化氛围中又形成了领导集中统一、决策执行高度行政化的思想文化体制模式。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强调指出,过早结束新经济政策,过急实行工业化和全盘农业集体化,国家与农民关系紧张,一代新工人和新党员干部迅速成长了起来,政治保卫机关处在特殊地位,个人迷信盛行等条件,在苏联模式的最终形成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因此,苏联模式的形成并非都源于马列主义,苏联模式也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主义。 第三部分分析和论证了苏联模式的双重效应和僵化。作者依据历史事实指出,一方面,由于具有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苏联模式曾经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另一方百,苏联模式由于含有缺乏对环境和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缺乏保障经济素质不断提高的能力、政治上过分集权、思想文化上搞得太单纯、太封闭等缺陷和偏差,因此又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一开始就留下了隐患。战后,斯大林和联共(布)制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间表,在许多理论问题和政策实践上进一步“左”倾,从而将有缺陷和偏差的体制模式凝固化,绝对化。80年代中期以前,苏共及其一代又一代领导人束缚于“左”的理论教条,缺乏时代感和马克思主义的求实创新精神,只满足于对战前模式进行完善,同时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发展所处阶段和国力,将大党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发展为霸权主义,以致苏联模式进一步僵化。从几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来看,苏联的社会主义在80年代初不行了,从而为反对社会主义、不满于苏联现状的社会思潮和社会力量留下了活动空间。事实表明,在模式僵化、社会停滞的局面中,西方自由主义的渗透和俄罗斯民族主义的泛滥,“苏共20大的一代”的掌权等,都是后来苏联剧变的前提条件。 第四部分是对苏联模式僵化基本教训的初步总结。在此,作者指出:(1)要解决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首先应解决好思想路线问题,即应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克服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反复实践中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 ·W·紧扣社会主义得以存在的根据即社会主义的本质,牢记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根据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代主题和国情变化,采取有利于展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目的的合适手段。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