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激是机体的非特异保护适应机制,但它也引起机体自稳态的变动,甚至导致疾病。导致机体应激反应因素是多方面,可以是躯体的、心理的也可以是社会文化的。应激常涉及多个系统,尤其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关系密切。随着长期的心理压力、工作紧张状态和竞争意识的压迫,对人机体内环境造成严重损害,研究表明在社会流行病中约75%—90%与应激有关,应激的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近十几年,应激的研究在整个人类健康与疾病的领域里,已占据一个显著的位置。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应激和应激性疾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寻找有效的预防、延缓和消除应激性疾病的有效途径,一直是研究工作者的的前沿课题。 1.理论研究 古代医家很早就已认识到各种不良刺激对机体的影响,并一直非常重视情志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在中医藏象学说中,肝脏的生理功能与应激有联系。表现在:①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与情志有关;②肝藏血,具有调节血量的功能;③肝藏魂,与精神神志活动有关;④“肝者主为将,使之侯外”,与机体保护机制有关;⑤肝脏对内分泌有调节作用。 因此,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应激机理和消除应激相关疾病,除了肾、脾之外,对肝脏应以关注。理论研究主要从以下5方面探讨中医肝脏在应激中的重要地位。 1.1应激与应激原的概念 应激是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应激原)刺激时所出现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机能和代谢的改变,是机体的非特异保护机制,引起机体自稳态的变化。应激原是指对机体构成威胁的任何刺激,导致机体应激反应因素是多方面,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大致可分为躯体应激原和心理应激原。 1.2中医学对应激原的认识 在病因方面,《内经》中最早认识到应激原是病因,而且还给予高度重视。对发病学已经深入到体质,地域,时间及社会环境与发病等方面。其中认为情志对五脏的损伤,情志过极产生身心疾病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情志过极,可产生多种疾病,包括精神方面和躯体脏腑方面。 1.3中医肝脏与应激的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肝主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络通利,脏腑气化正常。各种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强烈或持久地作用人体都会造成气机紊乱,肝主疏泄的功能首先受累。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机体内环境稳态偏离,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时,在病因学方面,情志因素不仅是主要的应激原,而且多数应激反应多伴有情志改变。肝与情志的调节密切相关,并以肝主疏泄的功能为基础。肝既疏无形之气,又藏有形之血,是气血调节之枢。肝脏与其他脏腑都有联系,与脾胃,胆、肾的关系尤为密切。例如,正常情况下,土得木则达,表明脾胃之运化,有赖.4 肝主疏泄与慢性束缚应激中枢相关神经肽的研究于肝主疏泄的正常。病理情况下,二者相互影响。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古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非常注重理气解郁和调畅情志,元·朱丹溪认为气血佛郁是致病的根源,气郁是诸郁的根本,并以开郁理气作为治疗的重点,以后许多医家也将治郁作为治疗疾病的根本。1.4中医肝脏与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关系 从神经内分泌网络的稳态调节,以及中医整体观、肝脾肾现代研究成果,认为慢性束缚应激过程中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紊乱当首责与肝之疏泄调节失常。1.5中医药与抗应激的关系。 应激是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涉及各组织器官,中医药抗应激的研究已涉及了多个脏腑。五脏作为调节机体的核心,各有其气,而对于气机的调整,则主要由肝气来完成。尤其在调节情志因素(。心理应激原)引起的变化时,肝脏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L实验研究 在应激中枢机制研究中,涉及较多的是经典递质和神经肽,而关于慢性束缚应激中关于中药复方抗应激的作用和机理研究尚未见系统报道。我们尝试慢性非耗竭应激的造模方法,建立慢性束缚应激动物模型,选用不同种类中药复方(疏肝、健脾、补肾)进行于预实验,探讨有关慢性束缚应激的机制。2*行为学观察 悬挂实验结果显示:第一,7d模型组静止不动时间延长,ZId模型组不动时间明显延长。第二,21d模型组挣扎次数减少较正常对照组有差异(*<0刀5)。补肾药组、疏肝药组挣扎次数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健脾药组较正常对照组挣扎次数减少且有差异(P<0刀5)。补肾药组较21d模型组显著增加挣扎次数,疏肝药组次之,健脾药组最弱。 旷场实验结果显示:第一,7d模型组穿格数减少,21d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穿格数无差异。第二,Zld 模型组理毛修饰时问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of);疏肝药组理毛时问延长较正常对照组有差异o<0.05X2.放射免疫分析 应激激素在负反馈机制调节下,模型组 ACTH含量在 7d A高在 ZId降低;模型组CORT含量在7d降低在21d升高,而疏肝药组提高皮质醇水平(P<0刀5);下丘脑p-内啡肽(p-EP)放免结果显示:健脾药组与补肾药组对p卫P水平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前者在 7d A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