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它具有跨国性、影响程度深、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气候问题涉及到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到我们共同家园的安危,因此,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成了国际社会的共识。1979年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全球气候问题,并在以后的会议中先后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里程碑式的国际协议,这些协议为后续气候会议奠定了基础原则。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国际社会步入了后京都时代。一方面,由于《京都议定书》中只规定了发达国家的减排任务,并没有为发展中国家制定减排目标,这就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近些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实力不断增长。但是由于国内的能源利用率低下,能源结构不合理,造成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长。中国逐渐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减排义务的呼声也在不断增强。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分析了后京都时代中国面临的减排问题以及中国的应对。主要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不同阶段的减排问题,包括减排问题的提出阶段、《京都议定书》为代表的阶段,以及包括后京都时代涉及到减排问题。第二章,主要讨论中国面临的减排问题。首先,责任与减排比例问题,谁应该为气候变化承担责任,以及承担的比例是多少;其次,中国面临的减排压力;再次,中国面临的合作困境。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后京都时代面对减排问题中国的对策。主要有坚持维护,推动谈判;加深观念,建立机制;加深拓宽双边多边合作等。第四章为结论部分,认为中国应该抓住机遇,维护好发展空间的同时制定减排目标,承担国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