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实中“城”与“乡”的差距让这条道路走得更为艰辛。村镇地区发展建设的滞后不仅仅要归咎于其单一的经济结构体系,受灾害影响的严重程度拉大了村民收入差距,同时也制约着村镇的经济发展与规划建设。面对中国农村范围覆盖广泛、人口众多的现状,通过灾害风险分析针对性地做好防灾空间规划工作是解决村镇地区受灾害影响严重,提高村镇抗灾能力的重要途径。严寒地区在中国占据约三分之一地区,村镇建设普遍落后,防灾意识薄弱。因气候与地形条件的限制,严寒地区多发灾害类型具有相似性,防灾空间规划方式与非严寒地区同样存在差异性。本文研究基于严寒地区诸多村镇实地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对村镇承受灾害的主要类型、受影响现状、防灾设施建设现状进行综合考量,参考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案例的研究,以中国防灾规划相关法规与标准为依据,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基础。从实地调研结果分析中提取灾害风险分析影响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严寒地区村镇风险分析,有助于识别影响村镇的主要灾害类型、主要受影响的承灾体及造成灾害损失严重的原因,从而指导村镇灾害防御设施的建设形式与内容,明确设防重点,同时为防灾设施建设标准的制定提供根本依据。根据风险程度的划分,应对可管性较弱的灾害,建设成体系的防灾空间网络系统,应对重度灾害,保证村民的生命安全。依据严寒地区村镇现状人口规模划定各等级避灾空间等级划分标准,各等级避灾场所用途及选址条件,并规定相应的设施配置要求,提出灾害防御空间规划、避灾空间规划以及生命线系统规划策略。最后,以海林市新安镇为例,从灾害风险分析到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再到防灾空间网络体系建设及防灾设施优化,进行研究理论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