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典型“大国”,地区间在资源禀赋、要素稀缺程度、相对价格以及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但当前衡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多通过名义指标进行测度,未考虑价格因素的影响,最终结果存在高估或低估,无法反映真实情况。基于此,本文借鉴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考虑地区相似程度的情况下,通过测算31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内购买力平价,量化地区间价格水平差异,并以此对衡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名义指标进行修正,得到更加反映现实的结果。本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阐述国内购买力平价测度的相关理论,从“一价定律”切入,介绍购买力平价理论、SNA对于购买力平价测度的重要意义,以及双边比较指数和多边汇总指数的公式与性质;第三章分析最小间隔树和最短距离法的基本原理和测算步骤,并确定衡量地区间消费结构相似程度的指标为拉式、帕式指数之差、加权对数二次方指标、加权渐进二次方指标;第四章为最短距离法测算国内购买力平价的适用性探讨,分析该方法应用于国内层面的优缺点;第五章对国内购买力平价试算结果进行了讨论,以山东省作为基准地区(购买力平价=1),从“省域”和“八大综合经济区”视角探讨我国真实物价水平的差异;第六章为应用结果分析,将购买力平价试算结果应用于调整地区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地区贫困线的测算中,获得剔除价格因素后的真实值;第七章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可能的创新点与局限性。通过上述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地区间相似程度的指标选择方面,WLQ和WAQ比PLS指标更适用于衡量中国地区间经济结构的相似度。通过对不同指标所生成的链接路径进行对比,发现WLQ和WAQ指标所生成的链接路径相同,且相较PLS而言,更符合预期,更适用于中国地区间的相似度测算。(2)在国内购买力平价测度方法选择方面,最短距离法显著优于最小间隔树法。最小间隔树法通过筛选对比地区的最优组合,将消费结构相似的地区进行直接比较,但该方法构造的路径仅在整体上达到最优,却无法保证任意两地区的对比路径最优。应用最短距离法进行测度却可以满足该条性质,即每条对比路径中的地区相似度更高,故显著优于最小间隔树法。(3)在国内购买力平价测度结果方面,购买力平价大于1的地区共有13个,小于1的地区共有17个。其中排在前五名的是浙江、广东、海南、上海、江苏;排在后五名的有甘肃、宁夏、河北、江西、河南。从区域角度来看,整体呈现“东高西低”依次递减的态势,其中北部沿海经济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区域的差异较大,而黄河中游区域是造成中国价格水平差异较大的主要区域。(4)在实际经济发展差距测度方面,本文将2016年各地区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名义指标(以2010年价格表示),通过购买力平价剔除价格因素影响,以准确衡量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由计算结果发现修正后的地区间经济实力差距与居民真实收入差距相比名义指标有所缩小,即若使用未剔除价格因素的名义指标衡量地区间差距会存在高估。(5)在地区贫困线的测度方面,本文首先利用各地区的农村CPI对2010年的国内购买力平价进行外推,并将推算后的2016年购买力平价应用于调整全国贫困标准,最终得到地区贫困线。其中,地区贫困线高于国家标准的地区共有13个,包括上海、浙江、广东、海南和江苏,上海的收入标准最高,为3457.7元/人·年;低于国家贫困标准的地区共有17个,包括甘肃、宁夏、河北、江西和河南,其中河南收入标准最低,为2277.3元/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