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音乐是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具有突出价值、仍在发挥其原有的或历史演进过程中新功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文化变迁及现代流行音乐的冲击下,依赖于特色文化生态环境和独特文化空间、以传承人言传身教为主要传承方式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断代及失传危机。现实严峻,对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价值评价研究,本质上就是深入剖析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研究评价其价值的理论和方法,这对促进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系统探讨了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特征、价值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和价值评价问题。论文总共包括六个部分。在第一、二部分,本文界定了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从传承性、活态性、民族性、不可再生性等多方面对其多元特征进行了总结,结合文化变迁、文化资本和公共产品等理论,认为在测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时要考虑时代变迁、传播发展、经济效益和公共服务等属性。在第三部分,基于价值链理论,根据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从宏观层面系统识别分析了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链构成要素,构建了包括自身资源、环境威胁、发展水平、政策影响、社会认知等因素在内的价值链结构模型,运用文献法、访谈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第四部分,依据前章分析结论,结合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结果,设计构建了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传播价值、文化价值6个维度及下设的25个二级指标。第五部分,首先对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接着运用熵权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构建了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价加乘混合模型;最后选取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8项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其价值开展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模型的可行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并在综合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保护与发展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价值提升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论文围绕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价的研究,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将价值链理论应用于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研究,从宏观层面构建了适合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链结构模型;第二,设计构建了包含6个维度、25个具体指标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第三,基于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建立了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价加乘混合模型,对科学合理判断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促进其传承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