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其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是,在经历了将近十年的试验与发展之后,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如何进一步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安全渡过瓶颈期成为当务之急。醴陵市是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南省的“东大门”,发展潜力大,可塑性强。文章选取醴陵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醴陵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深入研究当前国内外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第二部分,进一步剖析醴陵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第三部分,从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经济活力、生态质量、环境质量和环境治理六个方面选取指标,运用协调度模型,计算出醴陵市2004-2014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效益指数、协调度,并与湖南省及长沙县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做对比,找出当前醴陵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第四部分,提出推进醴陵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成果如下:(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三废”排放、资源耗损是限制醴陵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醴陵市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生态环境的建设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2)醴陵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波动性。2004-2014年醴陵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与醴陵市经济、环境、政策等的变化与发展密切相关。(3)醴陵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经过调研分析,当前醴陵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存在建成区绿化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4)为促进醴陵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从合理划定主体功能区、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环境整治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推动醴陵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