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社会分工和社会职业分化的历史,就是各类职业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高校教育职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区别于教师或公务员等其他职业的专门职业类别。它是指在高等学校专门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为了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高校教师队伍和高校教育职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完善犹如车之两轮,鹰之两翼,缺一不可。在积极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的同时,建立一支优化、精干、高效、与高校师资队伍相匹配的高校教育职员队伍尤为重要。拥有积极奋发、开拓创新的教育职员队伍和高效能的管理体系,才能有助于提升学校竞争力,发挥高校职能。我国高校教育职员发展历经了具有“行政化”取向的传统干部时期、专业技术职务与管理职务并行的“双肩挑”时期以及逐渐明朗的教育职员时期。随着2000年教育职员制度在五大高校试点以来,我国教育职员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打破职务终身制,建立起有效的职员薪酬制度,初步建立起一套适应教育职员队伍特点的、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一支优化、精干、高效的教育职员队伍等。就目前推行的教育职员制度来看,高校教育职员的发展存在自我发展定位不明确、制度不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以及社会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究其原因,其发展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职员思想上缺乏正确的职业观念、高校实践上落实职员制度不到位以及我国高校教育职员发展缺少历史沉淀等方面。美国、日本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其高校教育职员发展各具特色。美国高校教育职员发展具有职业定位明确、管理制度完善以及配套专业组织成熟等特点;而日本的高校教育职员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职员发展更加专业化、职员培训方式众多以及职员职业声誉较高等。借鉴美、日高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以及我国高校教育职员发展实际,促进我国高校教育职员发展的有效路径有:通过强化职员主体意识、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来加快教育职员的自我提升;通过细化职员分类制度、规范教育职员资格和聘任制度、完善职员晋升考核制度、加强教育职员培训体系的开发来促进教育职员制度的完善;通过提升职员职业声誉、改善社会环境、推进职员发展的法制建设来实现教育职员队伍建设外部环境的改善,最终实现我国高校教育职员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