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采用异体骨保存、手术方法的改进和使用骨诱导促进剂等方法来探讨促进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有关规律,为在临床上提高和加速同种异体骨移植骨愈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在实验组中,手术移植用梯度降温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兔股骨半髁(包括关节软骨及股骨下段约占股骨全长20%的皮质骨)植入,在接触的骨面放入BMP骨基质,以一枚金属螺钉固定。对照组将取下的自体股骨半髁原位植入,用与实验组相同的内固定方法固定。实验组及对照组动物于手术后4、8、12周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均行X线摄片检查,大体标本观察,并行HE染色及BM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异体骨愈合的情况。
结果: 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与自体骨相似,X线及组织学观察显示在4周时,实验组愈合慢于对照组,8周及12周时,两者愈合情况相似。BMP染色在新生骨及其周围类基质表达阳性。其愈合是从宿主骨向移植骨,从周围向中央,从哈佛氏管向其四周逐渐进行爬行替代的过程。
结论: 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过程是移植骨全方位活化的过程,即全方位再血管化、新骨形成和宿主与移植骨接连的过程。使用BMP,合适的内固定,尽可能增加宿主骨与移植骨的接触面,尽量保留移植骨周围软组织的覆盖和血供,为移植骨全方位活化提供合适的条件,让骨诱导亦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其通过多部位的骨传导实现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