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喷雾场可视化研究及数值模拟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2585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油机以其良好的经济性和动力性,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面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和能源危机,为实现柴油机的清洁高效燃烧,必须加深对其扩散式的燃烧方式的理解,因为燃烧过程直接影响着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而燃烧之前的燃油喷射、雾化、混合过程是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最重要的因素。要获得很高的燃一空混合速率和混合质量,就必须对燃油雾化混合过程的特性、雾化机理和影响雾化的主要因素有清楚的认识。 对于现代柴油机而言,不可避免的发生燃烧室内喷雾碰壁现象,燃油碰壁是影响燃烧效率和排放的批重要因素。许多设计者避免燃油撞壁的同时,也在利用撞击过程来提高柴油与空气的混合率,改善气相燃油在燃烧室内的分布,可以获得良好的油气混合,从而达到改善燃烧的作用。 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采用可视化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喷射雾化过程和混合气形成机理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组建了数字化测试系统,采用频闪照相方法对喷雾场进行测试,获得喷雾场的宏观发展特性,探求了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自动进行浓度场、喷雾锥角和贯穿度提取的方法。从图像的拍摄到数据的获取,整个过程实现了数字化在线实时测试。分别对无任何障碍的自由喷射雾化过程,受限状态下燃油撞击平壁、斜壁雾化过程和模拟燃烧室撞击雾化过程进行可视化试验和分析。研究表明,燃油在离开喷孔后0.5ms以后就能达到壁面,在壁面上形成壁面射流,其油膜厚度在2.0mm左右。很容易形成壁面油气堆积现象,不利于进一步雾化。利用导向圆弧能有效地改善油气混合情况,有效避免油气堆积现象,模拟试验中发现,导向弧高度和二次碰撞距离对二次射流影响很大,可以控制燃油在空间的分布,实现可控燃油混合的形成。 结合可视化试验结果,用STAR-CD商业软件对直喷式柴油机喷雾过程、油气混合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不同燃烧室内燃油的发展变化过程、燃油浓度分布情况,燃油雾化对空气的利用情况,形成混合气的速度,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内容。发现收口形尖底凸台燃烧室具有较好的混合气质量和燃烧性能,碳烟排放较好。燃油撞壁后在壁面附近形成油膜和较浓的混合气,容易生成有害物质。在有导向圆弧的燃烧室内,燃油撞壁可以加强燃油颗粒的蒸发和雾化,燃油空间分布趋于均匀,改变壁面燃油富集的现象,提高空气利用率。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马血为试验原料,综合利用了超声波技术、微胶囊技术和制药压片技术,制备出马血血红素片,建立了相应质量标准并分析了血红素的功能性,为生产提供了试验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基于Wilson理论,选用NACA63-215翼型,采用参数化设计理念,运用Matlab、Solidworks等软件,设计了一种应用于SCPPVC系统内的双转子空气涡轮机。该空气涡轮机叶片翼型为瘦长形,该叶片
燃气轮机作为分布式能源系统中最为成熟的发电装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以微型燃气轮机为基础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分布式能源系统自身的
圆柱壳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深入开展对圆柱壳结构振动与声辐射特性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工程实际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边界条件对圆柱壳的模态频率以及振型影响巨大,
重力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相变换热元件,具有一系列优良特性,在电子冷却、余热利用以及新能源等换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外研究者对重力热管的研究从未停止,内容涉及重力热
本论文针对分离鉴定获得的鸭肫抗氧化肽(HKIPVK),首先对26个已知抗氧化活性肽进行QSAR建模分析,进一步分析肽HKIPVK结构构效关系,通过定量构效关系建模对鸭肫肽(HKIPVK)的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