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关巴蜀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内容涵盖巴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研究、文献研究以及历史地理空间研究等多个方面。“巴蜀文化”的内涵以从最早狭隘的定义为“秦国统一之前古巴蜀地区的文化”发展为包括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巴蜀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小巴蜀文化”以及涵盖四川、重庆两地所有古今地域文化的“大巴蜀文化”。巴蜀文化研究的发韧始于抗战时期,本文以“巴蜀文化”作为一个科学命题得以正式提出和进行初步探索的阶段为研究对象,试图还原当时研究巴蜀文化的必要性并揭示“巴蜀文化”研究得到不断重视和发展的原因。“巴蜀文化”作为一个科学命题得以在抗战时期提出并展开初步研究,与当时特殊时代背景所导致的国民政府中央机构的西迁和高等教育及科研机构的内迁密不可分。自卢沟桥事变以来,中国高校史无前例的内迁前后持续了八年,中国学术与研究力量也实现了一次大转移。客观上使得一些原本与巴蜀文化研究无缘的学者有了近距离接触和研究巴蜀文化的机会,这是“巴蜀文化”命题得以提出和进行研究的基础。随着全民族抗战的展开,知识界同样需要为民族的复兴寻找新的理论源泉和复兴火种,这成为了巴蜀文化研究得以推进的现实需要。当时的巴蜀文化研究已经提出了地理位置、语言、文化、以及与中原关系等一些研究的初步课题,为巴蜀文化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