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软件在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进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具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软件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产业的核心,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软件的法律保护以促进本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因其技术含量高,经济价值大,通常能给软件权利人带来丰厚的利润,由于其极易复制,使得对其的侵权现象十分严重。盗版是软件侵权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极大地危害了软件产业的发展,这使得软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变得日益突出。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著作权保护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对计算机软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方式。为了软件产业的繁荣和快速发展,如何完善我国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软件法律保护制度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要适应软件业发展的国际往来,满足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中承诺的最低要求同时要激励创新,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更要满足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与扩散。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选题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软件与知识产权的概念以及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实践与模式比较,首先介绍基本概念和法学特征,论述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进程,并分别举例说明了在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实践活动。此后比较了版权、专利、特别立法以及商业秘密等制度之间的差异性和优劣势,还介绍了加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TRIPS协议。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简要介绍了中国软件发展道路并分析中国软件产业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并且就中国目前的计算机软件保护力度和方式提出质疑和建议。总的来说,本文以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为研究对象,在我国现行软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制下,结合国外法律体制建设的成熟经验,着重于不同保护模式之间的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构建我国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基本思路,并提出了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