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药类污染物具有环境稳定性、生物累积性以及难降解等特性,被称作“伪持久性污染物”,其对环境及有机体均存在潜在的不可逆危害。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污水的汇合点和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源,其处理效果对受纳水体的水质有着直接地影响。研究污水厂处理工艺对污水中医药类污染物的去除转化规律,可明确污水厂出水中医药类污染物的危害和工艺对医药类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从而为进一步的污水净化工艺和消除医药类污染物的环境风险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本论文对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DE氧化沟工艺进行布点监测,在对污水样品水质分析的基础上,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了医药类污染物的预处理、富集、定性及定量分析等一整套完备的试验方案。固相萃取(SPE)--气质谱联用仪(GC-MS)相结合的主体方法检出限为1.794ng/L,其中SPE以C18为萃取剂,5种目标医药类污染物非那西汀、咖啡因、吉非罗齐、萘普生和双氯芬酸的回收率为73.3%~95%,相对标准偏差(RSD)在9.87%~18.0%之间。检测分析发现,5种目标污染物在污水厂进水中的浓度,随着不同季节的气候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变化而出现较大的波动,整体呈现出冬春两季浓度高于夏秋两季的规律。各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分别为:非那西汀15.6g/L、咖啡因641.57g/L、吉非罗齐76.1g/L、萘普生15.05g/L和双氯芬酸22.75g/L。其中咖啡因在单次检测中的浓度为1019.18g/L,达到了mg/L数量级。污水厂出水中检测到非那西汀、吉非罗齐和双氯芬酸,而咖啡因和萘普生未被检出;泥饼中除萘普生外均有检出。研究表明,DE氧化沟工艺虽然对目标污染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去除,但去除率无法达到100%(萘普生除外),未被去除的污染物重新进入环境,从而形成二次污染,而污水处理厂成为了二次污染的重要点源。通过对DE氧化沟工艺不同构筑物中进出水取样分析发现,目标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主要受物理去除和生物降解两种作用的影响。其中以物理去除为主的医药类污染物为:非那西汀、吉非罗齐和双氯芬酸,物理去除效率分别为:61.39%、80.53%、44.37%;而以生物降解为主的物质为:咖啡因和萘普生,生物降解率分别为:57.59%和0.83%。通过对医药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分析发现,咖啡因、萘普生和双氯芬酸易被厌氧去除,而好氧处理对非那西汀和吉非罗齐的去除效果效果更明显。